包括占筮星雲在內的各種陰陽數術,大多都起源於遠古時期,至秦始皇時僅朝廷所豢養之“候星氣者”即有三百人之多,而“漢自武帝頗好方術,天下懷協道蓺之士,莫不負策抵掌,順風而届焉”。特別是在西漢末年哀、平兩帝之際,伴隨着圖讖之學的興盛而更漸顯達,“後王莽矯用符命,及光武尤信讖言,士之赴趣時宜者,皆馳騁穿鑿,爭談之也”,從而全面介入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及東漢後期《太平經》出現,復有“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相繼創建之後,諸色妖法巫術愈益風靡於世。迄至南北朝後期,登峰造極。隋文帝愈加篤信其說,及篡周建隋,“欲以符命曜於天下”,仍依從術士庾季才所選“天數”來確定最後的時日,並將王劭編著的《皇隋靈感志》三十卷“宣示天下”,故宋人真德秀稱“隋文以術數取天下”。不過,正因爲楊堅對此道深信不疑,也才在開皇十三年二月下令“私家不得隱藏緯候圖讖”[96],對民間利用圖讖采取嚴厲防範措施。稍後,“煬帝即位,乃發使四出,搜天下之書籍與讖緯相涉者,皆焚之,爲吏所糾者,至死。自是無復其學,秘府之內,亦多散亡”,而各種政治圖讖隨之明顯衰落。清人秦篤輝謂“秦皇焚經而人道闕,隋皇焚緯而天道荒”,很形象地概括了這一轉折性變化。至唐律明確規定“諸玄象器物、天文圖書、讖書、兵書、七曜曆、太一雷公式,私家不得有,違者徒二年〔私習天文者亦同〕”,宋元以後,復叠有厲禁,私自從事相關活動,已屬犯罪行爲,民間術士始轉入地下潜行,文人學士更多視之以爲荒誕不經的異端邪說,從而殊難設身處地理解古人行事。 ——辛德勇
————个人认为这个大的历史趋势。是一种君权弱化的表现。
谶纬之学最兴盛的时期,是自东汉到唐初。对应的,这段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君权最衰落的时期。
上古的统治者,大概是大祭司与大将军的合体,也就是君权神权的统一化身,于是祭祀占卜之权力归于自己,所谓专业卜人,只是这一权力的外延。
到了君权衰微的年代,君权政权先后被权臣、外戚、宗室、军阀等等分割,神权则不得不重新仰赖谶纬之士,因为掌握这种专业知识的个人,和后世的科举进士群体一样,本质上都是利用专业知识作为进阶的本事,而他们一个个个体,不足以形成强力的政治势力,于是容易被势弱的君主所利用,甚至是当成救命稻草,借以完成自己的政治诉求。
从唐以后,中央集权越来越甚,谶纬之学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只能流落民间,和民间秘密社团的地下文化相结合,流传后世,其鼎盛时期的精髓基本上消失殆尽了。
这条历史脉络其实很值得探究,也有不少学者涉猎,有空专门写一篇文章,先大概记载这点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