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确定了要讲这本书,周五下午到周六花了很多时间再次读这本书,以前读的比较草率。讲书让我静下心来,梳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周日早上五点多起床,把思维导图画好,六点半左右开始讲,大概讲了将近一个小时。
读了这本书,我对学习这件事的认识有了更多的认识。一个孩子成绩差,不爱学习,成为问题学生,出现了什么问题?该从哪里整改呢?其实,不同的孩子会有不一样的原因,我们一定要看看是哪里出现的问题,而不能一味地看着孩子做作业,花钱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不了解深层的原因,不解决根本的问题,浮于表面的方法,往往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起坏作用的。
接下来我来谈谈几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1.家庭不和谐,亲子关系出现问题,孩子没有归属感,安全感。孩子没有感受到爱和理解。他的内心根基没有扎稳,自然不能用心学习。所以家长要对照一下,家庭氛围如何?亲子关系如何?在这两个方面改进,调整,父母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有能量,不焦虑。
2.缺乏内驱力,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也没有什么人生目标,学习目标的孩子,对待学习就是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经常需要父母的督促。这类孩子需要家长帮助他找到人生目标,学习目标,让孩子承担责任,让孩子多为别人分担,还有就是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自己的梦想,当下又该做些什么?也可以帮孩子寻找榜样,多读书,增加见识,了解伟大的人物。这些都可以帮孩子找到目标。
3.没有养成好习惯,自律性差。这个问题很大程度是因为家长没有学会放手,在孩子小学阶段管的太多,而没有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孩子大了之后,出现各种问题,家长也不再信任孩子,天天唠叨,批评孩子,导致孩子越来越不自律。这样的问题,家长应该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慢慢学会放手,同时在放手中教孩子一些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孩子学会自律,慢慢改进,不可以急躁。看到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及时表扬反馈,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有自信心,自尊心的孩子才能更自律。
4.学习很努力,就是没成果。这类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大概三种情况。①缺乏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或者目标不够清晰,生活不温不火,缺乏斗志和激情;②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引领;③读书少。因此,我们要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动力,找到生活热情,帮助孩子寻找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创造书香家庭氛围,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多读好书不仅提升孩子的思想意识,也能增长孩子的知识和见识,多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语文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可以提升孩子的思维、认知水平,孩子在学习时能更加理解所学的知识,学得有兴趣,更轻松。
所以,当孩子学习或者行为习惯出现问题,我们不要一味指责孩子,因为绝大部分并不是孩子自身的原因,而是因为大人的教育方式问题(也许你会说孩子天生就那样,好吧,那就是基因问题,基因问题,就更不能怨孩子了吧,毕竟基因是爸妈给的)。我们做父母的要欣赏自己的孩子,学习如何正确地爱孩子,我们应该成为孩子的引领者,帮助者,和孩子一起学习,进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促进自我成长的过程,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也是幸福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