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4
今日晨起,阅读并回顾第六章学习环境设计 P123-132,重点关注关于共同体部分的内容。
从宏观上来说,学校教育就是一个依托于班级和学校的学习共同体,而在共同体中,有诸多复杂而多元的因素对学习产生内隐或者外显的影响。本书中揭示了几条值得注意的因素。
1、学习受社会规范制约
在共同体中,现行社会规范的影响具有强化的作用,深深地影响学习的始末。书中指出,“学习似乎由于社会规范而得到强化,这种社会规范重视对理解的探求,给学生(还有教师)为了学会而犯错误的自由。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校反映不同的规范和期望”。学习实质上仍然是一种社会行为,因此社会规范必然会渗透其中。作为教师,其自身所包含的社会规范、价值认同,会在班级中、课堂上显露无遗,它们将形成对学生学习的期望,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拥有民主平等意识,对知识的探求胜于记忆的教师,在课堂上就倾向于更深入对学生思考和发言的耐心倾听,以捕捉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探求,也因此,课堂上的试错是被允许的,犯错并不会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而以教师为中心权威的老师,则更倾向于控制学生的思考和回答,回答错误或者偏差被引为不齿。符合标准、中规中距保证了规范,但却无形中牺牲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创造性。这两种教学形态,其本质还是社会规范的约束作用。
2、文化背景塑造教与学
除了班级和学校之外,社区对共同体学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在这里,书中所指的社区,更偏向于国家、种族、群体等大概念。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下,学习的形式有极大的差异。
书中以日本和美国为例。日本课堂盛行的学习形式是讨论式的,经常把出错的思维讲述出来,全班通过倾听和辨析来加深理解——即使并非每一个人都发言。这背后隐含的班级文化是,相互学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形式,错误并不羞耻,而是帮助自己和他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的一种富有成效的方法。这也是佐藤学所倡导的互惠式学习——通过被动性的倾听和投球式的对话,学习在共同体成员中,在师生中发生。
而美国的文化背景之下却大为不同。美国的小班制中,答案很重要,但是学习的发生却是通过个人批判性、推理思考,主动发言中进行的。联系西方文明源头的古代希腊,演讲术始终处于公民教养和教育的重心。这种重视演讲术的观念,对如今包括美国在内的教育也具有极大的影响。从学前教育开始,鼓励大胆说,从基础教育开始,引导有技巧地说,直到高等教育,批判性地说,思维的质量随着发言的质量不断提升,这也可能是为什么美国教育之下,虽然基础教育逊色于中国,但社会所出现的杰出人才频频出现在诺贝尔奖的名单中。
从以上书中观点的回顾和思考中,还需返回到自身的教育环境中。既然社会规范对于班级学习共同体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作为教师就应思考:什么样的社会规范正在影响和塑造着学生?我自己带着怎样的社会规范来到课堂?我需要警惕哪些社会规范带来的社会影响?在我自身的求学经历早期,性别偏见对我的影响巨大。女孩子不被鼓励去追求学业成就(实际上在许多方面女孩都受到了社会规范的偏见抑制),因此这也给予了我极大的创伤。而如今,这种性别偏见虽然减弱了,但是是否还存在着“男孩适合理科,女孩适合文科”、“女孩理科弱一点很正常”等等这样的偏见顽疾?
其次,克服对教育的狭隘思考,而把握当下可为也有帮助。在学习《静悄悄的革命》时,我时常被佐藤学所眼见和亲历的教育改革所激奋,但同时也慨叹它发生在日本——这一潜台词是“这样的教育真好,但可惜发生在日本”,而我仍旧对目前自身所处的教育感到无奈。而认识到日本、美国与中国实际的国情及文化背景不同,更应当激发出自己探索出可行之路的信心和勇气。哪怕目前的大环境和条件未必支持,但如何在课堂上进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却大有可为——如何倾听学生、如何改善对话,如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创生,迎接认知挑战……这一系列的思考,远远不是文化背景可以做推辞的。而它需要长时间的耕耘,而绝不是不可能。
毕竟,对于一个有成长型思维的教师来说,挑战就意味着成长,不可能也可以慢慢成为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