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范蠡隐居分水》

《范蠡隐居分水》

作者: 天目桐君采药人 | 来源:发表于2019-10-16 18:20 被阅读0次

          溪边范家园

          文/何铁牛

    蠡湖村南面的小村,当地人叫“溪边”,实际上是居住着二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庄,自从异地客民,在近百年来迁入后,人口逐渐增长,致使村中人口拥挤,才扩建房屋分居在溪边的。

    据说溪边村西是范家园,三十年代以前,园内有一个高大的土墩,现在只有两棵大樟树,还有三株老栗树生长在那里。溪边地势较高,又是一个隈水处,古代此地是一处近两百亩大的沙洲,生长着杂草。这几株栗树还生长在石堤旁,是绝无仅有的幸存者,也是范家园唯一的见证物。因为是世代沿种之树,其他的栗树在垦田的时代伐掉了。

    据传范蠡曾在此养羊和养鱼,他用羊粪喂鱼,选择了最理想的蠡湖上游水域,羊舍在湖旁水面上,相距地面一公尺,使羊早出晚归各跳一次,如果发现跳不过去的山羊,就淘汰处理掉。羊舍底层用竹片钉住,留出空隙使羊粪漏下湖中,那羊粪是羊加工成的“丸粒饲料”,这是范蠡在勘察此湖时就作出的决定。沙洲遍地长满青草,这是供给羊群所需的自然饲料。环洲四面是水,南面是前溪,北面是蠡湖,羊是怕水的动物,根本不会淌水跑掉,同时野兽也无法来伤害羊群。养羊和养鱼两者良性循环发展,养鱼无需其他饲料,羊粪成了天然的饲料。这一举多得的天然牧场,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中,蠡公为何要选择此处,原因就在于此。

    与此同时,范蠡考虑的更周到,利用这个沙洲种植栗树,当栗树成林以后,能给羊群在炎热的夏季避暑,秋季栗果成熟又能得到收益。像伍子胥当年经过雪峰岭,到竹坨嘱托查华代为留栗种,以便带往吴国播种。对此范蠡不会不知道吧?因当时塘源村盛产栗果,查华又是在塘源村选留的栗种,塘源村相距蠡湖村不足十华里,难道蠡公能不种栗树吗?另外范蠡还在河边沙洲上种竹,竹子的鞭根能保持水土不流失,是一道绿色堤坝,竹笋又可食用,竹叶是山羊冬天的青饲料。当时的吴地,如今的无锡,民间流传着两句谚语:“种竹养鱼千倍利,感谢西施和范蠡。”这个范家园,难道会无竹吗?

    如今溪边的沙洲已开垦成农田,虽然已无法见到栗树林,可是在范家园斜对面,中间隔了一条溪水,那不抬坞口的山下,栗树叶茂枝盛地生长着,推测这也是仿造沿种的栗树吧?此时此地不免使我在想,当年范蠡登上园内的高土墩,正是今来一登望,风吹草低见牛羊!范蠡所开发的这个庄园,农林牧副渔样样俱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范蠡隐居分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wu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