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公开课,上好比赛课,个人认为这是一名好老师的立身之本。作为老师,没有什么比上好一堂精彩的课那么带劲儿,也唯有上好能让人持续回味,上好了一节节课,方能不断垒高自身学科的高度、厚度和深度。
可以想象一下,现场赛课时,几十个学生,加上前来听课的老师,几十甚至上百人,此刻掌控全局的人就是授课的老师,也是全场的焦点。能否很好的驾驭课堂彰显的是教师的教育能力,所谓“我的地盘我做主”,平生多阅历,心中有丘壑。个人认为上大型公开课、讲座,本身就是对自己学术能力的肯定,这即是教师的人生高光时刻。试想,如果有多次这样的经历,不仅有教师的职业幸福,更是收获人生不一样的体验感。
话又说回来,不是每个老师均能有这样的机会,前提是自己足够优秀才能争取到这样的机会。有名师说,为了这一次课,我准备了一辈子。确实,要上好一节课,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这需要我们持续努力,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更新自我教学观念,研究学情,钻研教材,适应新变化等,在守正中辅以创新,方能教听课师生有新体会,反之,就会落入俗套,惹人诟病。
于漪老师作为基础教育的泰斗,对上好语文课,她有一些观点值得参考学习:
“语文教学是高难度的教学,争议最多。新观念、新理论、新方式、新技能层出不穷,涉及的认识与做法,几乎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学科边界模糊。为此,语文教师的定力非常重要。创新是在守正的基础上。中国语文就是中国语文,有特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特定的语言文字的构造与发展,有鲜明的民族性。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本民族的文化地质层,是民族文化的根。语言文字背后是一种文化的深层编码,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学生在习得语文能力的同时,也将其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基因植入自己的血脉,日积月累,择善而从,促进心灵发育,精神成长。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语文就是人生,伴随人的一辈子。为此,基础要打得正确,打得扎实,打得牢靠。学生群体之间由于主客观诸多因素制约,差距很大,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都获得培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不可能都是满腹经纶,实事求是才是提高质量的法宝。”
此段内容引起于漪老师写给第十四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的一封信节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