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借天时登玄都接天地灵气应学子赞英豪吟秦风驷驖

借天时登玄都接天地灵气应学子赞英豪吟秦风驷驖

作者: 泊芝 | 来源:发表于2022-10-08 03:09 被阅读0次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听完老师这期的课,回味余韵,不知不觉已至寒露。

课前,老师讲了一点题外话,我也想写几句,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是一千年前,宋朝爱国诗人陆游留给儿子的学诗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是老师喜欢在诗经书上给学友们题的字句!

因为我们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快节奏的时代,一个物欲横流,极度追逐功名利禄的时代,一个睁开眼睛就要为几两碎银奔波的时代!

所以,太多人都被卷入了这种洪流中而不自知,所以会在上课时候不能安定身心,静坐下来听老师慢慢讲课,因为心不静,所以误认为老师讲的题外话是多余的,而我恰恰相反,我最关注的反而是老师所讲的题外话,因为这个模式在学习道德经的时候就是这样,我已从中领悟太多,一时半会都写不完那种收获,我体会到老师的一种心情,就像当年老子说“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老师走出的这条路,活出不同的自我,给我们做了一个极好的榜样,而我们太多人却认为太难了,太不容易了,或者说距离太远了,有点望而却步!

老师无论普及推广《道德经》还是普及《诗经》,念念不忘“救人”老师慈悲善良背后的良苦用心,有多少人真正的懂了?

在修身修行方面,老师首推了《道德经》实证实修的带着大家,并且是独一无二的度曲,让《道德经》有了巨大超越的能量。

诗教,老师选择了《诗经》诗教可是圣人留给中国人的救世药方呀!

如果《诗经》置于群经之首,那么世界该有多美好,田园美,山水美,有桃之夭夭,有蒹葭苍苍……诗情润于笔下,智慧而宁静致远,让《诗经》为生命筑基,才会从苦难和忧患中超脱。

怎么我也跟着老师神游了,还没有写到主题驷驖?

老师这次讲驷驖,据说是男同学提出的请求,看看老师真慈悲,马上满足这个心愿,似乎我们也该感谢这个提问的同学,因为他的一个愿望,让我们跟随老师走进了2700多年前一次壮观的冬季帝王狩猎画卷,原本,这场狩猎距离我们真的太遥远了,就比如我们坐飞机,在万米高空往下看,看的云里雾里,模模糊糊,但是,老师却用她独有的声音,将这副画卷复活了,就像我们拿手机拍月亮的时候,看不清,就把像素调整,放大,就会变得清晰,当老师的声音响起来,那四匹铁黑肥壮的骏马竟然狂奔起来,似乎要从画卷中冲出来!神勇英武的秦襄公坐着马车带着儿子来到狩猎场,猎物也已被驱赶到秦襄公的视野之中,老师一声“公曰左之,舍拔则获”似乎就在现场一般!猎物应声倒地!

之后便切换到下一个画面,“游于北园,四马既闲”此时,马儿放松下来,悠闲漫步,驱赶野兽的轻便车子也不再承担狩猎时的功能,而是车铃叮当地载着猎狗们缓缓前行,此时,这些猎犬也放松下来,趴在车内休息,整个场景一片祥和安宁。

跟着老师的声音,我们如同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狩猎活动,又轻松自如的游于北园,慢慢地放松心情!

图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褪去原有的绚丽色彩,渐行渐远似乎我们又从画卷中走了出来,但是,老师为此度曲,声音却会永存!

当年,焚书一案,诗经也没逃过此劫,“焚诗书,坑术士”然而,诗经为什么依旧留存下来了!就是因为骨子里就充满诗意的先祖们,弦歌不绝于耳!早都被传唱下来了!

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对《诗经》的评价: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毛亨,毛苌)

孔子认为,人的一生,兴于诗 ,情动于中,发言为诗,立于礼,人性约束,成于乐,和谐人生。

突然发现,老师如今的境界之高,《乐记》中说: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于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即音律是从人的内心中形成的;音乐和伦理道德是相通的。因此只知道听声音而不知道调和音律的,是禽兽;知道听音律而不知道创作音乐的,是一般的普通百姓。

唯君子能知乐,声是本能的嚎叫,音是调子,是情绪的表达,乐就是调子组合在一起,和谐了,有韵律了,和谐了,和谐之道叫做乐,乐比声,音,更高级,是情感的和谐表达,发乎情,止乎礼义,欲望让人快乐一时,和谐之道才能产生永恒的快乐!

脑补了这么多尘封已久的典故,看到今天带我们的老师了吗?她可以用七种不同的乐器,琴萧,钟鼓,罄,木鱼等乐器,一己之力,度曲演奏出和谐的音乐!问世间能有几人?而我们却有眼不识金镶玉,遇见老师,不静心跟随学习,还要试试,还要观望,还要到处比一比!

每学一首《诗经》,打开百度,打开知乎打开任何能查到的软件,里面千篇一律的讲解,有谁,用心,用神,爬山涉水风雨无阻,遍访高人,冒雨登高感应天地灵气,积聚能量,下山隔屏传递给从未谋面的我们?

虽从未于老师谋面,其实也觉得能和老师感同身受,亲其师信其道,同气相求,同声相应!

我深信冥冥中有股力量,深刻地相信,就可以对准频道,接受到准确的信息!

所以,很多时候,老师讲课,我总是焚香净手,安静坐下来,跟随老师神游,之后,这些文字便如水般缓缓流出,我也就顺势而为的记录下来!为诗经度曲,赋予和谐的旋律,亲口吟诵,和谐的音律振动脏器,调和内在的紊乱,这个时代更多的病是因为内在失常失调,情绪凝结而导致的,最初在神,在心,外显于形,等到看起来病了,已经很严重了,之所以说诗经是救世的药方,就是这种优美的旋律吟诵可以散结化瘀,疏通情绪!想必亲身实践过的人已经深有体会了。

这就是我每次选择当下记录心得的机缘吧!

感恩遇见……

诗教之路,还要一起走!

相关文章

  • 借天时登玄都接天地灵气应学子赞英豪吟秦风驷驖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听完老师这期的课,回味余韵,不知不觉已至寒露。 课前,老师讲了一点题外话,我也想写几句,...

  • 练字第80日,秦风·驷驖

    练字第80日,秦风·驷驖

  • 《诗经》学习第127篇《秦风  驷驖》(全)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27篇《秦风 驷驖》 【原文阅读】 驷驖sì tiě孔阜,六辔在手。 公之...

  • 127 诗经·国风·秦风·驷驖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国风·秦风·驷驖 贡献维护者 朝阳山人 《国风·秦风·驷驖》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

  • 国风 秦风——驷驖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 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 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輶车...

  • 《诗经•秦风•驷驖》学吟感悟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鸾镳,...

  • 学个习真不容易

    想学个习,真的不容易! 这周的诗经吟诵,跟魏老师学的是《秦风 驷驖》: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

  • 我心中的诗经——驷驖

    诗经——风——秦风——驷驖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

  • 书童阅读:国风·秦风·驷驖

    国风·秦风·驷驖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

  • 诗经.国风.秦风.驷驖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 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 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輶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借天时登玄都接天地灵气应学子赞英豪吟秦风驷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ei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