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的书有点杂,早上睁眼从微信读书上同时看了好几本书,关于中医的,每本书看大约半小时就再换一本,不至于头脑太累,也能互相借鉴一下。
晚上就看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看1~3个小节。
今天看的是40.怎样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智力。
传授知识,只是智育的一个方面,发展思维和智力,就是发展思维的形象和逻辑分析的成分,影响思维过程的活跃程度和消除思维迟缓现象。
学校必须开设专门的思维课,思维课应该成为智育的一部分。思维课的内容既要包括接触周围世界的形象、画面、现象、物体,并由此得到生动直接的认识,要有逻辑分析、知识探究、思维练习和寻找因果关系的练习。
要教学生学会思考,就要把他们带到思维的源头去,让他们观察一系列现象,从而了解其因果关系。
41.培养记忆力
上学前和小学学习时期,是为牢固的记忆力打基础的黄金时代。应设法使儿童在直接观察的过程中,能掌握有关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的重要原理,而无需专门去熟背和记住。
42.爱惜并发展青少年的记忆力。
在青少年时期,让他们死记硬背总是有害的,这会使知识脱离生活实践,使精神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范围很狭隘。
那应该如何做呢?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合理比例关系。
为使学习不致变成死记硬背,可建议学生看些关于人体的有趣书籍,以了解人体的各种器官、神经系统以及著名科学家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看有趣的书籍引起的无意注意,有助于活跃人的思想。人的思想越活跃,有意记忆就越发展,就越能保持和再现大量材料。
如果有意记忆以无意记忆为基础,即以阅读和思考为基础,那么,少年学生在学习课本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问题。他知道得越多,他不懂的地方就越多;不懂的地方越多,他按照教科书学正课就越容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