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简书》的日子不长,每次回想自己闯入这片文字桃花源的原因,真是一个偶然事件。
正是朋友聚会回来,半醉半醒,百度个什么关键词,无意看到一篇《简书》白金会员的发声文章,“简书”这两个字打动了我。
首先,它使我想起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简;其次,它让我脑海里跳出来“简简单单书写”这么一句话。生平最怕复杂难解的一切,由“简”字生了兴致,直接百度“简书”二字,发现褒贬不一。嗯,凡引起众议的东西,一定是成了点气候,不论好坏。好奇心促使我下载了《简书》的APP。
李清照的《如梦令》,记载了我懵懵懂懂闯入《简书》的过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进了简书,先摸清楚的第一件事,就是“日更”。
它专治人的懒散,每日必须得更文,否则心里过不去自己这一关。
看明白的第二件事,发现《简书》有钻有贝。
我来得晚,没遇到简书“两袖清风朝天去”的时节,所以谈起钱来,没什么心理落差。一个平台要赚钱,无可非议。
当然,怎么赚钱,这是简叔和他的团队要操心的事。
我只知道,这一亩三分地儿,是我喜欢流连忘返的地方就足够了。
在这里,能看到各色人生。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在这个大舞台用我们大中国传统的“方块字”展示真实的自己。
有时,我觉得用“藕花深处”形容《简书》还真是贴切。
你看,有的荷叶才只冒出一点点的嫩尖儿,像不像新来的写手,她们的文字也许还稚嫩,但她们坚持着每日练笔,汲取文字的力量,散发着茁壮向上的精神。
而有的写作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她们粗枝大叶,诉说着自己成熟的故事,文笔也许粗犷一些,然而不乏人生哲理。这样的人在《简书》中最多,她们一片片挨挨挤挤,一望无际,如盖如伞,像绿色的海洋。
有的写作者,文笔精炼,天然独秀,像长成的荷花,亭亭玉立,散发着芬芳,她们傲然探出了碧波。
还有的写作者,已经可以生成自己的莲子,甜甜地与他人分享了......
嗯,但是。虽然文章已经很香,但是钻和贝,它们不香吗?
香!
我试着先买了1000钻,看看收益;再买了10000钻,再看看收益;买了银牌会员,看看收益;再升级金牌会员,再看看收益。虽然除了点赞和每天的日更,其他的还不了解,但是几日的曲线,使我决定直升白金,再加持些钻,大概每天的收益,可以搞定我和娃的早餐了哟。
在简村这几日,并没有白混,我知道合伙人链接升级会员,是个省钱的好办法,要试一试。不过我不太喜欢找个老师居高临下地指点自己,看来看去,从文章里判断“北城锦瑟”是个爽快小伙子,简信一下,立刻回复,这速度没谁啦,就是他啦!
我不指着《简书》发财,可我也不能接受连个夹饼钱也赚不到。于是,我升了白金,买了20万贝,每天看看收益,放心去写文章了。
你要问我,开会员到底好不好,有没有用,能赚多少?
迄今为止,我觉得还过得去呀。夹饼管够!
所谓“纸上得来终归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所以,要解其中味,自己开个会员试试吧。至少来个青铜,亲自实践一下。
你觉得好,才是真得好。
感谢《简书》,草根写手的乐园,感谢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块肥沃的土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