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
一个人在书店买书,对店员说:我想买本书,里面没有凶杀,却杀机暗藏;没有爱情,却爱恨难舍;没有侦探,却悬疑四伏。你能给我介绍一本嘛?
“只有这个,”店员说:“《中国股市行情》。”
目前中国有1.2亿股民。股市“七亏二平一赚”的魔咒却像地心引力一样,颠扑不破,让许多投资者摔得鼻青脸肿。
但历史数据显示:长期而言,股票是收益最高的资产。提供这些证据的不是统计专家,就是投资大师,其准确性和真实性毋庸置疑。即使在股票市场不那么成熟的中国,其最大的股票指数——上证指数,27年来同样上涨了31倍,年化收益率超过13%,但是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只有3%~4%。
一方面,股票确实拥有高回报,是优质的投资品种;另一方面,股票让许多人痛彻心扉,丝毫感觉不到其所为的“优质”。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答案不在股票市场,而在我们自己。
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是大家炒股的“姿势”不对。
民众对待股市,常常有两种极端的态度:
一是妖魔化股市,认为股市是赌场、是财富绞肉机,专门坑杀普通投资者。大家应该离得越远越好。
二是轻视股市,认为股市就是提款机,自己可以在里面轻松地捞一笔钱,然后凯旋而归。
前者眼光狭隘,会使你错过许多财富增值的机遇;后者狂妄自大,迟早会被市场教训,进而堕落成第一种人。
而这正是作者写作此书的出发点:让投资者在进入股市前,正确地认识股票,掌握基础的股票姿势;然后形成正确的投资世界观,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最后坐享自己的投资收益。
(二)
全书内容以故事和人物对话为主,里面有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主人公赵铁柱、他的同学王小花,以及专业的理财教练里皮。
作者努力安排内容,以期让读者在趣味中理解原本晦涩的投资知识。
内容主要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名道:讲述投资的基本世界观。人们应该摒弃一夜暴富的危险想法,深刻理解复利的魔力。
第二部分,言术:阐明股票的本质。投资者需要正确认识股票:股票既不是妖魔鬼怪,也不是提款机。
第三部分,用器:列举最实用的投资工具。通过几个简单的指标,回答股票“什么时候买”,以及“买什么的关键问题”。
如果你读罢此书,能产生或重拾对股票的兴趣,并冷静理性地看待股票市场,摆脱“七亏二平一赚”的魔咒,那将是作者莫大的荣幸。
当然,股票投资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样一本小书的容量又十分有限。作者也极力推荐大家,能在股票入门之后,展开进一步的学习。
作者对年轻朋友的建议是,把股票投资当成一份兼职,不能因它而废了主业,但也得花费功夫和心思学习实践。
五年十年后再回首,相信它会成为你非常满意的一份“兼职”。
我非常喜欢的以为投资者说:
学习与不学习的人,在每天看来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在每个月看来,差异也是微乎其微的;
在每年看来,差距虽然明显,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但在每5年来看的时候,可能已经是财富的巨大分野。
等到了10年再看的时候,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
为了财富的梦想,现在就出发吧!
赵铁柱和王小花
赵铁柱和王小花两人是同学,生活在中国广东省深圳市。
2011年 6月,铁柱大学毕业后成为了当地事业单位的一名普通职员,住在父母家里。
刚工作半年,他就看上了一辆 30万的雪佛兰敞篷车。自从第一次试驾之后,他就心里痒痒,每天上班一得空,就偷偷上网瞄效果图,想象自己已经开着它:戴着墨镜,一只手握方向盘,一只手支在敞开的车窗上,头发被风潇洒地拂过脑后,身后逛街的妹子纷纷回头,留下一串此起彼伏的赞叹声,甚至他的女神小花也盈盈一笑,被他牵着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
为了这个想象中的画面,他节衣缩食,加上父母资助的 9万首付款顺利将车提回家,剩下的 21万来自银行车贷。
这笔 5年期利率为 6%的贷款,铁柱每个月要还 4000元。
2011年 12月,当他第一次吻别工资单上的 4000元时,第一次感受了什么叫“肉疼”。但是,当他开着雪佛兰四处兜风时,他的朋友都流露出惊叹又羡慕的眼神,飘飘然的感觉让他瞬间把还贷的痛苦抛之脑后。为了给女神小花留下好感,铁柱甚至鼓起勇气,提出接送小花上下班,可惜被婉拒了。
几个月后,铁柱的雪佛兰车门上有了刮痕,地毯上有了污渍,车驶入停车场时再也听不到赞叹声。现在,这只是一辆普通的车了,但是,他却身陷分期付款的重重压力,有些喘不过气。为了负担起这辆好车以及开着它兜风、约会的花销,铁柱不得不加班加点,以至于长此以往,兜风、约会的时间都渐渐没有了。
时间跳到了 2016年 12月,他终于付清了汽车贷款,包括多出的 4万利息。也就是说,铁柱为他的车花了 34万,这还不包括各种保险费、油费和维修费。
此时,雪佛兰轿车已经污迹斑斑,引擎也嗡嗡作响,铁柱也不像刚买车那会儿一天擦拭它好几遍。如果转卖这台车,顶多也就 5万元。
铁柱 34万元的投资回报,最终只换回了一辆价值 5万元的旧车。
我们再来回头看看当年的小花,也就是铁柱追不到的女神。小花同样住在父母家里,她在银行做柜员,工作单位与铁柱近在咫尺。但她不崇尚酷车,只拿 2万元买了一辆二手车。她将每月工资的 4000元投到一只基金上。
同样是 5年后,当铁柱还在支付最后一期汽车贷款时,小花投资的基金市值已经翻番了。此时的小花,已经拥有了 50万的资产。她仍然开着福特二手车上下班,她也从来不用担心车身上的刮痕和污渍——因为这只是她的代步工具,而不是一项投资。
不仅如此,小花打算继续投资股票基金,朝着自己人生的第一个 100万前进。
但铁柱却依然在“啃老”,靠着父母补助,住在爸妈的房子里。他曾经想和小花约会,也提出接送小花上下班,但小花却没搭理他,而是喜欢上了教她投资、聪明勤劳的理财经纪人。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加深了解,也不断成长。
又过了半年,铁柱心灰意冷,从此和小花断了联系。
随着年龄渐长,最初青春活力的少年变得“成熟稳重”,铁柱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家里催婚、事业瓶颈、买房还贷、父母年迈……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以及增速永远赶不上物价的工资,磨掉了青春,也榨干了热情。
反观小花,却风采依旧,甚至褪去了最初的懵懂和青涩,变得更加自信,也更加耀眼,成为了铁柱眼里真正可望而不可即的女神。
为什么会这样?她和自己的起点一样,为何短短 5年时间,就产生了这么大的差距?在无数辗转难眠的夜里,铁柱总是在问自己这个问题。为什么我的钱总也不够花?也许,是我的工作不够好?或者,我应该去做点兼职增加收入?
铁柱越来越匆忙,他只能通过拼命工作来弥补不断增大的开支——和千千万万普通工薪阶层所采用的策略一样……
未完待续,明日继续更新...
欢迎扫码加入公众号,每天获取第一手更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