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
学而不思则罔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设计要诀》一书中写到:阅读行为伴随着思考和评价。思考和评价的在阅读中进行,有时也表现为连续性,阅读活动的暂时中断。而且往往要延续到阅读活动之后,当眼睛离开所读的最后一个字,对话并未终止。
作为语文教师,以前对于教学理论方面的专业书籍,我读之甚少,应该说从心理上说是有些偏见或认识不足,总觉得理论的东西太过于书面和理想化,对实际的课堂教学指导意义不大,何况学情不一样,即便再高超的理论指导可能走进真实的课堂实践,都有可能“碰壁”或遭遇“冷场”。
然而,今年因为参与杨老师的名师工作室,不得不啃几本专业书籍,我才静下心来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当然“不动笔墨不读书”,整理笔记,前后对比,思考再思考。一遍过后,似乎对书中所提出的阅读教学的要诀有了模糊的认识,但合上书,又似乎一无所获,对许多概念、说法真的是囫囵吞枣,没有完全吃透理解。
学而不思则罔于是又重新读第二遍,从书的目录体系编排到各章节的内容关联,从文本解读依据的条件还到各种阅读文体教学设计的要领;从一些专业术语的名词解读到部分观点的心存怀疑,我都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其中仍有几个地方不是完全明白:
1.阅读取向的常态与否,一定是要以一个非“语文老师”的身份去阅读,或者没有“考试功利目的”的阅读才算常态吗?或者只要我们把诗歌当诗歌读,把散文当散文读,把喜剧当喜剧读,即便有着强烈的“备课目的”或者“应对考试的目的”,也算是常态。在这一点上,是否更侧重于读者对于文本体式的把握,或者只要从特定的文体出发去读的方式都是常态的。
2.文本体式究竟包括了哪些方面?仅仅指一篇文章的文体,即基础教育中所说的叙述体、议论体、说明体、应用体,还有诗歌,戏剧。还是有更为细致的区分和内涵?
学而不思则罔书中20页上曾有一句话“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威尼斯商人》都是散文,但文体差别显著,因而阅读方法各异。”显然,文体体式有着更高的层次的要求,20页下面这段话“鲁迅的《狂人日记》开心态小说的先河,《阿q正传》是传记体的变革,《药》写了四个场景,分明是戏剧体小说,《社戏》是抒情体小说,《猫和兔》是寓言体小说,《一件小事》是随笔体小说。”读《一件小事》《社戏》《故乡》就不能按照规范小说去解释,要注意其中的散文成分及杂文笔法,这样就能更好地解读出小说中所蕴藏的意义。如此看来,文本体式绝不仅仅是狭义的文体,它的所指是深层次的。
学而不思则罔而我的疑惑是作为语文老师除了可以做好“辨体”之外,如要在《荷塘月色》和《背影》这样的散文间再做文体上的区分或差别,那难度可不是一般了,而且这种超乎许多语文老师解读能力之上的东西就一定是教学需要选定的内容吗?连老师都需要深挖探究的东西的确是学生弄不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难道就一定是阅读教学设计和学生的链接点吗?我不太认可。
3.阅读教学内容的选定依据文本体式,可是真正拿到一篇课文,除了“辨体”,在文本体式的内涵或者更高意义上,我好像束手无策,或许是因为文本解读能力太差还是知识储备太少。而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如何解决泛泛而谈的学情问题,我很迷茫。
学而不思则罔当然,最近看了王君、余映潮老师的一些教学课例,也有许多收获和理论上的回音。
以王君老师上的《敬业与乐业》为例:
第一部分:读课文,自学字词。
第二部分:速读,梳理基本内容。
第三部分:共鸣。尝试现场演讲,诵读记背共鸣语句。
第四部分:争鸣。发表不同意见。教师适当拓展。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内容的选定上,王君老师首先对学情进行了分析。她认为《敬业与乐业》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算长文难文,从思想意义上来看,涉及到生命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的问题,很容易上成政治课。二是课文本身涉及的语言材料丰富,事例多,文言句子引用多,名句警句多,而初中生学习议论文本就有障碍。接着她又对文本进行了文本特质定位:学生最可能在这篇课文里学到什么?教什么最有效?学什么最有效?最后她既没有将它作为主题型文本,也没有定为写作型文本,而确定为积淀型文本。因为《敬业与乐业》的文本优势是大量的名言警句,大量的精彩的语言材料的集中体现。
从这篇文章教学环节所展现的教学内容的选定上,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依据文本体式和学情的原则,尤其是第三部分“现场演讲”也充分体现了“文本特质研究”的理念。
学而不思则罔也许任何阅读只要我们带着思考,便必然会有疑问,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这些疑问恰恰是我们值得深究下去的地方,或者带领我们继续去与文本对话,与课堂碰撞。
正如王荣生老师在书中所写:有些读物读过即止,但有些读物,尤其是那些“能提高理解力”的“永久性好书,从此伴随我们,或成为认识世界的眼光,或成为解决问题的帮手,或积淀为人文素养。这样的好书,好作品,好文章值得反复阅读,也必定会常读常新,与他们的对话或将持续一生。
我愿与语文相伴一生,与语文教学的对话持续一生。
学而不思则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