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医改告白:乱象下,清晰的市场秩序

医改告白:乱象下,清晰的市场秩序

作者: 战小锤 | 来源:发表于2017-02-15 18:57 被阅读0次

    -1 真爱的考验-

    怎样才能让医生不是为了钱?

    「我担心那个小兔崽子和我们家宝贝女儿在一起是为了家产,我应该怎么办呢?」

    大家都知道导演会用什么套路吧。

    「只要你不再缠着我女儿,你要多少,你开个价。」

    如果不行的话:

    「我一分钱都不会给你们的!」

    再不行的话,还有更狠的:

    「你们做什么生意,我都不会让你们好过!」

    但是呢,我们并不能用这种方法来筛选医生。体会一下:

    「只要你愿意不当医生,你要多少,你开个价。」

    此处该用什么表情……

    「我一分钱都不会给你们的!」

    我们基金会自己筹钱行吧……只要允许我们开医院……

    「你们怎么筹钱,我都不会让你们好过!」

    体会好了吧,我们来一本正经地想想,为什么不行?

    因为他老人家只有一个女儿,

    这位女士只要一个老公,

    这位女士自己找的老公,

    这位先生只要爱她就行了,

    而且只打算结一次婚。

    你们打算培养几个医生呢?你们想跟医生结婚,还是想看病啊?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考验人的方法,都有自己形成职业道德的方法,医生这种熟练工种没什么需要特别照顾的。有驾照的,哪个手上不握着几条人命?

    不要考验你老公会不会做手术,也不要考验医生是不是爱你。

    -2 动力的源头-

    @菁城子 的《医疗器械为何这么贵》和他在@人文经济学会 发表的《一篇文章读懂医疗乱象》对医疗乱象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说明:「一言以蔽之,灰色收入只是价格扭曲的必然结果。」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

    a. 管制规定名义价格;

    b. 没有人真的关心名义价格;

    c. 但你还是得有个名义价格的操作,再用别的操作改回来。

    这个改回来的操作,被称为灰色收入,或者眼里只有钱的定价。

    虽然大家都希望医疗费用可以便宜一点,准确的说,可能除了自己行业的商品,一切商品都「应该」便宜一点,最好能免费。但是现实中要买的时候,如果人们发现价格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之内,而且还未必能抢到,消费者也是不吝于竞价的。

    竞争决定真实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竞争发生在同行之间,决定谁能卖出,谁能买到。「货比三家」保证不会太贵,太贵则卖不完。「你不要有人要」保证不会太便宜,太便宜则排队也买不到。竞争的原因是资源有限,大家都想要,价格的变化只是竞争的结果。你愿意付那个钱,因为你认为值那个价,并没有谁抢你的钱。

    至于你这个材料成本很低啊、人工成本很低啊、进货成本很低啊、要不是我小孩喜欢我绝对不会买什么的,这种讨价还价的说辞怎么能当真呢。总费用里面有多少是「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进货成本」,消费者是毫不在意的。消费者不在意卖家赚不赚钱、赚多少钱,消费者只在意有没有更好的选择。用一块钱成本做成的仙丹,哪怕有十亿颗,价格绝对不是一块钱。

    作为病患和家属,我们关心的只有「医疗的质量」和「获得医疗服务的总的代价」,而不是价格管制有没有实现。你以为排队就不要钱么,一大家子送老人来看病,食宿不要钱么,治晚了不要钱么,人家就是愿意把食宿的钱付给医院。

    价格「适当」上涨是好的,因为可以获得更多的人才投入和其他投入,「医疗的质量」才会更好地上升。分母大了,筛选、考验都可以更丰富。资源多了,个人「获得医疗服务的总的代价」才会降低,医疗服务的真实价格才会更低。

    怎样知道多少是「适当」呢?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更好的参照物可以「货比三家」。但我们知道,在一些地方,虽然费用高,但是医院满负荷运转,依然不能满足病患的需要。

    涨了价,拉到了壮丁,满负荷,依然不够,干嘛不涨呢。

    难道要保持低价,拉不到壮丁,依然满负荷,更不够?

    钱少了,人就少了。

    拿到人们愿意付出的「获得医疗服务的总的代价」,生产足够多足够好的「医疗的质量」,就是医疗一整条产业链要做的事。

    -3 降低成本-

    乱象不乱。

    价格管制妨碍医院拿到人们愿意付出的「获得医疗服务的总的代价」。

    如果管制真的成功,吸引各种资源、生产足够多足够好的「医疗的质量」这一任务也就无法达成。

    管了服务费,如何拿到人们愿意付出的钱呢?通过红包、药费、器材费收钱。

    名义上医生的服务费用低,实际上通过别的项目收钱分给医生。

    供货商之间的竞争,导致药品和器材的价格下降。

    于是表现为医院的「进货价格」远低于「出货价格」,加价严重。

    于是出现了药品零售价管制,管「出货价格」;也出现了加价管制。

    管了「出货价格」,就增加开药的数量。

    管了加价,就增加名义上的「进货价格」,再通过回扣等形式收回。

    请注意,药品和器材实际的「进货价格」,依然是低的。

    和通常以为的「为了卖高价而送回扣」不同,回扣是卖家之间竞争降低价格的操作。这个操作之所以存在,是为了维持名义上较高的「进货价格」。

    市场秩序依然存在,卖家竞争降低价格的作用依然存在,中间环节降低成本的规律依然存在。

    遗憾的是,因为这些操作变的非法,相对于合法的操作,成本会高一些。主要表现为腐败和贿赂,会有资金漏出去,不能用在生产足够多足够好的「医疗的质量」的任务上面;当然,医生拿到的钱变得更少了,而不是更多。

    仔细想想,整个演变的过程,来源于:管制要求压低医疗工作者的服务价格。

    所有的乱象,都是为了拆东墙补西墙,付钱给医疗工作者。

    更多的管制,导致更多的拆东墙补西墙。

    本来呢,服务费用高一些,就没有必要提高药品和器材的「出货价格」,也没有必要提高名义上的「进货价格」,也就没有回扣之类的。

    病患和家属愿意付这个钱,虽然他们嘴上不这么说,结果这个钱的流动变的非法,导致成本上升。

    合法交易的成本 < 违法交易的成本 < 无法交易的成本。

    因为管制,所以看病难。

    幸亏价格管制效果不太好,否则看病更难。

    医疗产业链翻过重重高墙,好不容易挽留了医生们,满负荷运转依然不能满足需要,一般人却只观察到医疗产业链如何赚病患的钱,如何的腐败,认为管制还不够多。

    乌合之众必遭报应。

    祝医改成功。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医改告白:乱象下,清晰的市场秩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nq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