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行中可以尝试动态调整
1、制定好计划就不要改变,这是对坚持说的,害怕改变是担心做成“半途而废”;
2、但实际只要目标不变,道路和进行方式可以调整。因为随着深入了解,会发现一些开始不理解和没看到的因素;
3、可见调整的必要性并不会影响“坚持”,反而能让效率和方式更积极;
4、下一步行动:
(1)制定计划是凭最开始的认知得出的方案,在方案推进过程,认知扩展和加深,可以尝试对计划调整;
(2)模糊的精确和精确的模糊,初听似哲学,但也渐渐意识到有区别,之后应多留意思考;
(3)不要被“计划赶不上变化”干扰,保证每次先有计划锚定目的地,但过程(进行方式)中可以灵活,动态调整且不针对目的地;
【二】应对学习疲劳
1、长时间的学习,如果得不到正反馈,会产生乏力感;
2、或者是达到一定阶段,消耗掉大量的意志力,会通过“道德许可”导致效率降低;
3、有记录自己学习时长的习惯,发现开始的效率和持续性最好,但时间天数增长,日番茄钟数量会逐渐减少;
4、下一步行动:
(1)可以把目标设定截短,让正反馈周期来得快,有更多的节点反馈,能适当消除“疲劳感”;
(2)就像游戏一样,设定里程碑,可以把进度游戏化,以做工作激励;
(3)增加奖励,转移疲劳,根据日均番茄钟数量,完成目标数可以去做喜欢的一个项目;
(4)永远给自己下一个期待,以截止时间逼迫,增加完成当下事情的紧迫感;
(5)加入小团队,让大家互相裹挟,这份“监督感”是外驱力内显;
【三】主观想象与现实往往有差别
1、我们很多时候会把想像中的样子当成是真正的现实,可往往事与愿违,想像中的情况比现实要“完美”;
2、由于这种“完美”并不存在,主观的干扰会导致把目标定位在一个海市蜃楼的位置,甚至走着一条“不现实”的路;
3、主要原因是认知中对真实状态有所模糊,所以才会按各种信息拼凑,于是就有了这种落差;
4、下一步行动:
(1)对于现状的描述,应来自更真实的信息,不要靠“主观脑补”完成;
(2)对信息的过滤,要向有经验的人请教,也不能尽信书;
(3)发现主观认知与现实存在可能的差别时,先停下进度,解决“什么是正确的”,再“把事情做正确”;
(4)一定要记住“主观想像与现实往往都有差别”,先意识到这种存在,才能认真对待;
【四】再补充向内求
1、在不确定的时候,人们会习惯性地看着别人,以他人做到但自己没做到,当成好坏对错;
2、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要求,其实十分有迷惑性,忽略了个体的差异和随机巧合;
3、提到很多次“向内求”,需要盯住自己,把自己当成最大的突破目标和敌人;
4、下一步行动:
(1)多提醒只和自己比较,以之前的经历为参考和标准,成长进步、犯错改正;
(2)从自身反馈总结问题,要解决的是“我”这个个体与问题的综合结果,所以不能张冠李戴;
(3)用“迭代环(确定目标、发现问题、分析诊断、解决方案、行动反馈)”,以内部环境为范围,渐渐把各框架修正为最适合自己的原则;
【五】关于原则的提炼
1、发现很多总结性条文,在日志中只要能出现三次以上,基本就能开始内化;
2、所以保持记录的习惯十分重要,并且还需要回顾这些记录;
3、虽然印象笔记的功能有些不完善,但按笔记和笔记本的搜索足以让它替代传统书写,且图片搜索的功能也足够强大;
4、下一步行动:
(1)在日志里只要能间隔出现几次以上的记录,都要得到重视,也说明可能是关键因素,要单独用笔记本记录;
(2)用新增的“警醒提醒笔记本”做第一轮备份摘抄,方便阶段回顾;
(3)日志记录时,增加高亮和加粗字体,提前标示可能的关键信息,方便后期查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