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55 蔡秀娟
继续写伊娃娜的书——《一半?一半!》
看封面,两个人互倒过来,一条虚线代表视线,盯着眼前装了一半水的杯子。你看到的是哪一半呢?是空的那一半?还是满的那一半?
每当我想思维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就会举这个例子:有人看半杯水,惊呼“太好了,还有半杯水”,有人看半杯水,感叹“唉,只剩下半杯水了”。
没想到,伊娃娜画出来了,还如此形象又不失趣味。
这是相对的真实,也是不一样的思考维度。
翻开封面,琳琳指着鸟和鱼惊呼:一半。
她的意思是说,这个鸟和鱼,只画了一半的身子,还有一半没有画出来。
同时我们还观察到那云朵,在鸟的那一边是云朵,在鱼的这一边,翻转过来,变成了海浪。
不一样的角度,就有不一样的世界!
显然,伊娃娜的这本《一半?一半!》又是一本充满艺术气息和想象发现的哲学书。
屋里屋外,洋溢着爱的表情与充满厌恶之感的表情;活生生的狗与死了的狐狸脖巾;家人与动物……
尽管伊娃娜只是写着:有人觉得漂亮,有人觉得难看。
我们依旧可以发现漂亮与难看之外的其它东西。
漂亮与难看这两个词也别具用心。漂亮,用的是与沙皮狗一样的绿;难看,用的是与狐狸一样的褐。
右页小图,是一只进门的沙皮狗。既暗示它是寓意“主角”,也是左页的延续——沙皮狗被男人牵回家了。
书的最后一幅跨页:这是结束,也是开始。
结束是灰色,开始是红色。仅仅是文字的颜色就有结束与开始的感觉。
左边的图,每一个细节都在无声胜有声地阐述“结束”与“开始”。躺在医护床上的人,窗外的景,以及日历、墙面、床头床尾……
也许,也是在告诉我们,这是本书的结束,亦是思考的开始。
这本书,可能不是孩子特别喜欢的那种,如果父母不与他们探讨,他们可能更觉无趣,看过一次便不再翻阅。它没有精彩的故事,既不能让人看人捧腹大笑,也不能让人潸然泪下。
但对于不断探索自我与世界的孩子来说,这样一本看似简单,实际不简单,既贴近生活,又点燃思想火花的书。正是他们需要的。
绘本,是家长与孩子一起看的书。《一半?一半!》再次证明这一点,如果作为家长的你,不与孩子细细品阅,相信不多久,这本书就会被孩子束之高阁。嘿嘿~
所以,请与孩子一起欣赏这本书吧。我们也需要与孩子一起共同学习,我们与孩子都需要学会换角度看世界,不是么?
换个角度看世界,抛却自己固有的观点,尝试接纳对方的观点。《一半?一半!》的文字看似简单,谈的却是理解、接纳、宽容,这些深刻的话题。
——伊娃娜.奇米勒斯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