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社会(二)(公元前500年——公元500年)
拜占庭共同体
早期的拜占庭帝国
公元4世纪,东罗马帝国迁都到拜占庭,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很快成为了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也很快成为了地中海东部地区最重要的商业文化中心
拜占庭帝国早期的疆域非常大,包括希腊,巴尔干半岛,安纳托利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非洲的东北部地区
在公元7世纪到8世纪,拜占庭的南部地区落入了阿拉伯人手中
后期的罗马帝国和早期的拜占庭帝国的主要对手是波斯地区的萨珊王朝,以及来自北方和东方的游牧民族,为了应对这些前所未有的威胁,拜占庭的皇帝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治国i传统。
拜占庭的主要特点是高度的集权统治,君士坦丁皇帝皈依基督教以后,执行了“政教合一”政策
公元6世纪以后,拜占庭皇帝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官僚体系,皇帝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统治者,甚至在宫廷和礼节方面也要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深紫色的丝袍是皇室专用
早期重要的拜占庭皇帝是查士丁尼和他的皇后迪奥多拉,政治上,他编撰了罗马法律——罗马民法大全;经济上,他的重新休整了帝国的整个首都,其中包括圣索菲亚大教堂;军事上,他派遣将军进攻曾经西罗马帝国的领土,并且一度将古典罗马帝国的大部分领土收回。
伊斯兰教的征服和拜占庭帝国的复兴
公元7世纪左右,伊斯兰国家兴起了,阿拉伯人征服了萨珊王朝并且占领了拜占庭帝国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北非的一些地区,甚至一度围困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利用像希腊火这样的先进武器才能勉强保有国土。
公元8世纪,拜占庭帝国创立了军区制度,让将军管理行省,军区将领从自由民那里征召队伍,而后者从前者那里获得土地。公元9世纪到11世纪,拜占庭的影响力大大增强,其中瓦西里二世被称作保加利亚人的侩子手,打垮了在巴尔干地区建立庞大帝国的保加利亚人,到了公元11世纪中叶,拜占庭帝国再一次控制了地中海的东部地区。
拜占庭的经济文化
-
农业经济
早期的拜占庭帝国的土地被大家族所拥有,富裕的地主将农民束缚在自己的土地上
公元7世纪,拜占庭遭受的入侵让很多地产所有者破产,并且给农民获得土地的机会。军区制度让自由农阶级活跃起来,但是在随后的时间里,这些人大都再次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土地兼并是大势所趋
由于大土地所有者常常拥有免税的特权,而且在军区制的管理下,自由农的减少让兵员逐渐减少
-
手工业和贸易
拜占庭坐落在南北和东西的商路交汇处,这让君士坦丁堡成为了贸易中心,拜占庭的丝绸工业对拜占庭的经济地位尤其重要,而且通过征收关税获得了大量财富
-
城市生活
君士坦丁堡的城市生活相当丰富,它是一个浴池之城,并且有各式各样的小型酒店来提供社交场所,大众娱乐事业相当繁荣
-
东正教和希腊遗产
早期拜占庭帝国使用罗马的拉丁文,在公元6世纪左右,希腊语成为了拜占庭帝国的官方语言。拜占庭社会的基础教育事业非常发达,由于官僚体系的重要性,国家建立了初级的教育机构,提供阅读,书写和语法方面的教育
拜占庭的教会被认为是国家的一个部门,皇帝可以亲自任命君士坦丁堡的牧首,但是有时也会导致神权和政权的斗争,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利奥三世的破坏圣像运动
拜占庭的教会同罗马的教会之间存在着非常巨大的鸿沟,在公元1054年,两者之间互相开除了教籍,此后罗马的教会被称作是天主教,而拜占庭的叫做东正教
拜占庭帝国对东欧的影响
帝国的毁灭
公元11世纪,军区制度已经变得堕落,治理军区的各个将军同拥有田产的贵族勾结在一起,反抗中央权威。在国内问题加剧的同时,来自西方的诺曼人——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征服者,在意大利南部建立了国家,并且驱逐了拜占庭人的势力。
公元12到13世纪,诺曼人同西欧的其他国家组建了十字军来收复耶路撒冷和其他的圣地。这为西欧瓜分拜占庭帝国提供了机会。与此同时,来自东方的塞尔柱突厥人攫取了安纳托利亚的大部分领土。
安纳托利亚地区是拜占庭帝国的重要粮食和军事基地,它的丧失决定了拜占庭帝国毁灭的命运。公元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并且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拜占庭和斯拉夫民族
公元9世纪中叶,居住在保加利亚北部的俄罗斯人组建了几个公国,其中最有名的是基辅公国,它地处斯堪的纳维亚和拜占庭至之间的战略要冲。很多俄罗斯商人在两者之间来回做生意,因此对拜占庭尤其熟悉。
大约公元989年,基辅公国的弗拉基米尔大公皈依东正教,拜占庭的文化占据了整个俄罗斯。以至于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俄罗斯宣称自己就是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流行于16世纪的理论认为,第一个罗马在公元4世纪被日耳曼人消灭,第二个罗马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第三个罗马就是莫斯科
伊斯兰教国家的扩张
伊斯兰教的诞生
阿拉伯半岛被贝都因人占据着,他们是游牧民族,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了千年。贝都因人以家庭和部落为单位,他们对自己的氏族尤其忠诚。
公元3世纪以后,由于中亚的古典帝国的衰落,让连接东西的陆上商路不再安全,商人们选择了连接阿拉伯半岛陆上商路的海上商路。这让阿拉伯的城市变得繁荣起来
穆罕默德出生在麦加中的一个商人家庭,在其40岁之际,由于一次奇特的精神体验(幻觉),让他认为自己是上帝的代言人。
公元7世纪中期,穆斯林(已经服从的人)已经有了相当的大的数量,虔诚的穆斯林把穆罕默德的教诲编纂成册,并且把它叫做古兰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文献经典,如《圣训》,记录了穆罕默德的言行。
伊斯兰教的扩张
公元622年,穆罕穆德的宗教团体被驱逐出麦加,他们迁徙到了麦地那,他将他的信徒组织为乌玛,并且制定了一定的法律和社会规范。穆罕默德自称“封印先知”,也就是最后一位安拉的先知
公元630年,穆罕默德和他的乌玛攻打了麦加,并且征服了这座城市,他们毁灭了大多数的异教信仰的神庙,建立清真寺,只有克尔白古庙得以幸免
穆罕默德确认了伊斯兰教的五项义务,并且根据“沙里亚”,为穆斯林社会的各方各面都做出了指示
公元632年,穆罕穆德死去,他的信徒们推举出哈里发来继续他的事业
公元633到637年,穆斯林夺取了拜占庭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并且获得了萨珊王朝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大部分土地
7世纪40年代,他们征服了拜占庭的埃及和北非
公元651年,萨珊王朝被穆斯林灭亡,将波斯并入自己的版图
公元711年,穆斯林征服了印度的信德地区
公元718年,穆斯林征服了伊比利亚北部的地区,并且开始威胁在高卢的法兰克王国
伊斯兰国家的扩张导致了继承人的问题,并最终引起了什叶派的出现。什叶派是支持穆罕穆德的亲属和女婿——阿里,作哈里发的伊斯兰派别。阿里曾在较短的时间里当过哈里发,但是遭到政敌的刺杀。效忠于阿里的深什叶派和传统的逊尼派之间的斗争持续了很久。什叶派遵守圣日来纪念他们的领袖和为事业献身的烈士们,他们认为阿里的后裔是绝对正确的,无罪的,是受到神的指派来领导穆斯林群体的
倭马亚王朝在阿里被刺杀后建立了起来,并且把首都定于大马士革,倭马亚王朝的统治者制定有利于阿拉伯贵族的政策,土地和权力都在这些群体中间分配,倭马亚王朝对其他非穆斯林征收人头税,并且耽于享乐,不再对乌玛进行道德领导。
阿巴斯王朝的建立
波斯的起义终结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起义的领导人是穆罕默德叔父的后裔——阿布 阿巴斯,他是逊尼派,但是同什叶派和非阿拉伯穆斯林建立了联盟,他在控制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以后,又击败了倭马亚王朝的主力部队,在一次鸿门宴上屠杀了倭马亚家族的所有成员。
阿巴斯王朝扩大了自己的政治基础,在保证了阿拉伯人的政治地位的同时,与非阿拉伯民族分享权力
阿巴斯王朝并没有继续扩张而是满足于对现有帝国的统治,阿巴斯王朝定都巴格达,并且使用了波斯帝国的统治经验,他们设立行省,让总督管理地方事务。并且完备官僚体系,其中乌拉玛(有学问的官吏)和卡迪斯(法官)在地方上使用古兰经和圣典来治理国家
阿巴斯王朝在公元9世纪由于王位之争开始衰落,最终权力落入了波斯贵族家庭,哈里发成为了傀儡。后来巴格达在公元11世纪被塞尔柱突厥人攻陷。塞尔柱突厥人的苏丹(统治者)成为了阿巴斯帝国的真正源头。
伊斯兰的经济与社会
-
农业与城市
伊斯兰社会引进了印度的很多作物,包括甘蔗水稻,菠菜橘子等,这些作物增加了伊斯兰国家的食物产量,富足的食物供给让城市得到了充足的发展。造纸业作为新兴产业也出现在了伊斯兰国家,在中亚地区同中国军队的胜利让他们俘虏了一些会造纸术的人。这些技术很快传到西欧地区
-
半球贸易区
伊斯兰的社会因为商业而繁荣,倭马亚王朝阿巴斯帝国维护着广大的交通网络,并且阿拉伯人学会了使用指南针和星盘来确认地理位置,通过印度和东南亚的海员学会了制作和使用大三角帆船
商业组织的改进也让伊斯兰的贸易得到了发展,阿巴斯帝国的经营者通常将资金聚集起来一起投资,来化解个人风险
安达卢斯(伊斯兰西班牙)的繁荣说明了阿巴斯王朝时期远程贸易的深远影响,这里被柏柏尔人征服,作为倭马亚王朝的盟友,拒绝承认阿巴斯的地位,并且自称哈里发
-
妇女地位的改变
早期的伊斯兰社会,妇女的地位较高,她们能够合法的继承财产并且可以主动同丈夫离婚
但是后来的古兰经和圣典让妇女依附于男性,并且奠定了男性社会的法律基础。根据学者的观点,这是由于伊斯兰国家接受了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的男权社会的影响
伊斯兰教的价值观
-
伊斯兰文化传统的形成
利用古兰经和“沙里亚”来治理地区事务让伊斯兰教的价值观得以在相当广泛的地区传播。正规教育机构也促进了这种趋势的推广。很多清真寺都设有学校来提供初级教育。10世纪的时候还出现了叫做马德拉萨斯的高等教育机构
苏菲派的狂热传教士让伊斯兰教得以在波斯印度这样的多宗教地区传播,他们信奉一种宽容的宗教观念,允许个人以不同的方式崇敬安拉
-
伊斯兰教与外界社会
伊斯兰社会对波斯文化有相当大的包容性,他们吸收了波斯人的统治经验,波斯文化对阿巴斯王朝的文学也有非常显著的影响,阿拉伯语是宗教的语言,而波斯语是文学的语言。
印度的数学和科学也给阿拉伯人带来了很多启发,其中,印度数字让穆斯林学者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穆斯林对希腊的哲学和科学也推崇备至,尤其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作品,这些都为穆斯林社会了解自然世界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工具
西欧基督教社会的兴起
西罗马帝国在内外交困中灭亡以后,日耳曼人在这片废墟上建立起了新的社会。由于疾病和入侵,西欧社会并没有重建西罗马帝国时期那样的有着浓厚城市气息的文明,也没有转变成如中国那样的中央集权王朝。中世纪时期的西欧为公元1000年后出现的那个强大的欧洲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欧洲人建立了分权式的政治秩序,公共权威是由地方或地区性的统治者所掌握的
- 欧洲人大幅提高了他们的农业产量,而没有出现大型城市和手工业
- 欧洲人让罗马掌握宗教权威,形成了成体系的基督教宗教系统,从而维系了整个欧洲的文化统一
最初的政治秩序
日耳曼人中的法兰克人直到公元3世纪才出现部族认同,然而,到了公元5世纪左右,法兰克人出现了一位政治和军事领袖——克洛维。他在高卢地区建立了强大的法兰克王国,并且同他的部下一起皈依了天主教。在克洛维去世后,法兰克王国的权力被加洛林家族攫取了,被称作加洛林王朝。法兰克王国的势力在查理曼大帝时期达到了顶峰。他将法兰克王国扩张到了西班牙的东北部,巴伐利亚,南到罗马地区。并且发动了向萨克森人的攻击,要求他们称臣纳贡,并且皈依基督教。
查理曼将宫廷设在了亚琛,并且让被称为伯爵的贵族代理人来分享权力管理领地,并且派遣“国王特使”来监督这些伯爵。查理曼在公元800年接受了教皇利奥三世的加冕成为了皇帝。
查理曼死后,他的继承者们进行了一系列内斗并且让帝国土崩瓦解,他的虔诚者路易对地方统治者的统治被大幅削弱,路易的儿子将帝国分成了三个王国来统治。
来自外部的的压力也让加洛林帝国难以维系,南部的穆斯林不断侵扰的地中海的城市并且占领了意大利南部的一些地区。来自匈牙利的马扎尔人袭扰着德意志和意大利,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的维京人,他们有卓越的航海技术让他们可以沿着海岸和河道侵袭到西欧的任意地区,甚至是君士坦丁堡。
地方性政权的确立
加洛林王朝的力量不足以在各方侵略的势力下维护地方上的利益,于是,在大不列颠地区,盎格鲁撒克逊人同其他日耳曼人以小王国联合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更大规模的王国,在这个背景下,阿尔弗雷德国王建立了英格兰。
在德意志地区,萨克森的国王奥托一世重创了来自匈牙利的马扎尔人,并且让整个德意志地区依托在他的统治之下,并且他支持教皇反对伦巴德的国王,公元962年,教皇给予他皇帝的称号,神圣罗马帝国也将建国日期定在他加冕的这一年
中世纪的早期社会
加洛林帝国解体以后,地方贵族担负起维护地方政治秩序的责任,他们在名义上会效忠加洛林家族的更高一级的权威,地方的贵族负责征收地税,杂费,动员武装,解决法律争端等
欧洲社会采用采邑制度来进行管理,采邑制度的支撑是农奴制度,农奴有权利在土地上劳作,并且传递给后代,但是他们有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男性女性都要对领主进行服务。农奴因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所以完全被束缚在土地上。
采邑是一个大型庄园,作为欧洲的主要农业组织形式,这个大型庄园包括土地,草场,农业工具,家畜等等,采邑的领主提供行政管理等职责,甚至很多领主有处决农奴的权力。加洛林时代,采邑制度已经在法兰西,德意志和一些低地国家非常普遍了。
农业工具在欧洲的使用让欧洲的农业生产有了非常大的进步;重犁让土地使用者可以开发欧洲湿润厚重的土地,水力磨坊的使用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可再生非畜力资源;新的轮耕制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马轭的使用让土地耕种者减少了对行动迟缓的牛的依赖
基督教欧洲的形成
自从克洛维和他的部下皈依基督教以后,克洛维和他的继承者们,包括加洛林王朝的国王们都承担起了保护教皇的责任。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为后来教皇制度持续统治欧洲奠定了基础。
早期中世纪的基督传教士是修士,修道院制度起源于埃及,公元2世纪左右,埃及的一些虔诚的基督徒组建了社团,穷尽一生追求神圣。公元5世纪左右,在卡西诺山修道院的圣本尼狄克为修道院制定下了详细的章程,他的妹妹,为修女替修道院制度做了相应修改,让其同样适用于女性。
中世纪鼎盛时期的西欧
地区性国家的确立
-
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诞生于奥托一世被教皇加冕以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同教皇的冲突让帝国难以存续。教皇热衷于同地方权力联合来限制帝国的力量
-
法国
加洛林王朝的最后一任国王在公元987年去世,接替他的是被选举其他贵族选举为国王的小贵族——休 卡佩,仅仅保有巴黎周围的一小片领地。但是他的后代不断扩展国王的权力,最终在14世纪集中了法国的权力和权威
-
英国
英格兰君主国是由维京人在诺曼底的后裔——诺曼人建立的。诺曼底公爵是名义上的法国国王的封臣,但是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力。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入侵英格兰,击败了盎格鲁撒克逊人建立的英格兰,“征服者威廉“建立了一个高度集权的王国
-
意大利的国家
-
教皇国
在意大利有一系列的神权国家,教皇是他们的政治领袖,并且建立起了对相当大一部分土地的权威,一直到中世纪鼎盛时期,富裕阶层才代替这些主教成为统治权威
-
教皇国
-
那不勒斯王国
意大利南部的诺曼冒险家们推翻了穆斯林和拜占庭在这些地区的统治者,并且并入了罗马天主教的统治范围里 -
伊比利亚地区
公元11世纪开始,基督教国家开始发动对伊比利亚地区的战争,驱赶了当地的穆斯林,并且建立了卡缇尔,阿拉贡和葡萄牙等基督教王国。
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 农业经济的发展
- 开荒运动得到领主的支持
- 先进的耕种方式,尤其是利用豆类的耕种让土地保持肥力
- 马蹄铁和马轭的使用
- 城市和贸易的复兴
- 意大利和弗兰德尔等城市成为了活跃的羊毛贸易中心
- 波罗的海沿岸的商业城市组成了汉萨同盟,从诺夫哥罗德一直延伸到伦敦
- 银行的兴起和商业合伙关系的形成
- 骑士精神和妇女地位
- 骑士精神成为了中世纪的重要道德标准
- 吟游诗人在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的流行
- 商业城市的兴起让劳动阶层追求自主权利,并且因此建立了行会
- 行会作为中世纪城镇的基层住组织允许妇女的加入
中世纪鼎盛时期的基督教
-
知识精英的宗教
11世纪初期,法国和意大利北部的主教开始组建学校。
12世纪中叶,学生和教师组建起了学术行会,并且争取到了从事教学的特殊执照——学位
12世纪末期,相当多的地区都成立了大学,例如罗马,那不勒斯,剑桥,牛津等
大学的发展是同基督教中的知识分子对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的重新认识而同步的。最终产生了经院哲学。其中最著名的经院哲学家是圣托马斯阿奎那,他认为理性可以同信仰和谐一致。 -
大众宗教
大众宗教同知识精英们的宗教观念不同,他们注重的是圣礼,这种仪式让普通人获得认同感和安全感。同时,圣徒崇拜也是大众宗教的一种形式,其中最著名的圣徒是圣母玛利亚,欧洲人为玛利亚建造了数以百计的大教堂和礼拜堂,其中最辉煌壮观的就是巴黎圣母院。欧洲人同时通过圣徒的遗物来表达他们的敬仰之情,例如荆棘冠(耶稣受难时所戴的荆棘冠)。 -
宗教改革
随着欧洲财富的逐渐增加,很多虔诚的人担心教会变得物质化,罗马教会内部开始提倡一种反对实利主义的运动,其中最有名的是圣多名我和圣方济各,他们放弃了个人财产反而依靠向聆听他们布道的大众乞讨
除了天主教会的内部改革,同样提倡简朴生活的华尔多教派则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会。
欧洲中世纪的扩张
- 维京人在纽芬兰岛和格陵兰岛上建立殖民地
- 斯堪的纳维亚人皈依了基督教
- 波罗的海沿岸被条顿骑士团征服
- 西西里岛被诺曼人征服
- 收复西班牙的列康吉思达(reconquitsta)运动
- 十字军东征的圣战,虽然在起初取得了一定胜利,但是由于穆斯林的反扑失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