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太极”创始人魏雷与练 MMA 的搏击拳手徐晓冬约架,20 秒被打到口鼻出血,倒地认输。两人“约架”在网络上上升为两拳种间“约架”,进一步,质疑到传统武术。
首先来把[武侠小说]、[武侠影视]造成的影响抛开。
一、内功,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在武侠小说的创作中,《霍元甲》首开内功、外功风气之先——诞生于明朝的《水浒传》,并未出现哪位好汉盘膝、打坐、调息,运一口真气抡起板斧砍杀——霍元甲是赫赫有名的中国武师,武功很高超,但是很不幸,正当壮年时就去世了。按理讲,练武之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是起码效果啊。除了传言是被日本人害了的观点之外呢,《霍元甲》的作者【平江不肖生】认为,手头上的功夫练的太快,身体内部跟不上,每次交手,固然把敌人伤的很厉害,但自己内脏也受了伤。固然回家后调理,年深日久,积劳成疾。至此,提出内功、外功分层,为广大武侠创作者打开了全新视野,继承发扬广大,及至金庸先生,更是给出明确的单位刻度——虚竹、段誉都是几百年的内力。
二、轻功,先来点一点这些功夫,草上飞、云里翻、梯云纵、一鹤冲天、燕子钻云、追云赶月、八步赶蟾、凌波微步、踏雪无痕、蜉蝣戏水、仙人换影、移形换位、金鲤倒穿波、细胸巧翻云、燕青十八翻……,五花八门的轻功,随便哪样功夫去参加奥运比赛,金牌妥妥的囊中物。然则,《水浒传》里轻功最好的时迁,不过是善于飞檐走壁,走路很轻罢了。相形之下,真是不入流的轻功,时迁兄弟混江湖压力好大啊。
三、武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镰槊棒、鞭锏锤抓这十八般兵刃外,还有一些神兵利器,削铁如泥、吹毛断发。配合内力使用,笛子、围棋、花生米、绣花针,统统变幻莫测,威力无穷,单发连发,先发后至,后发先至,随时可以控制方向、速度、力度。你有科学,我有神功,日出东方,唯我不败;千秋万代,一统江湖;文成武德,泽被苍生 ,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武侠体裁的兴起,是有其大背景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如火如荼时,现实中的科学家,大规模地改进热兵器,手枪、机枪、步枪、坦克、大炮、飞机……,而对应的在武侠小说创作中,见闻了各种各样新奇的素材,创作出前所未有之艺术加工,也是理所当然的。
尽管传统武术,也是古时战场杀戮之术演变而来,但若抱着武侠小说式的期待来看的传统武术的话,这种高期望必然要失望。从另一个角度看,稳定的秩序是由强有力的国家机器来维护的,而强有力的国家机器,是借助严密的组织统一起来的个体力量。倘世间真有什么神功,东方不败、任我行、岳不群、左冷禅之类的,来无影,去无踪,力量不受约束,或几人联合之力就媲美国家机器,社会不稳定因素几何级增长,恐怕真是血雨腥风、生灵涂炭啦。
我自参加工作后,也开始习练陈式太极拳。我呢,简历上写着:“上学时当过学霸,高中时,开始编写程序,摈弃官方教育路线,迄今已十余年,吃饭想、睡觉想、走路想,沉迷其中,恍恍然如痴如颠。兼好读书,广泛涉猎,偶有心得,必互相验证,使之贯通,自融一系,此即我之道。遇知同乐者,无长幼职业之分,欣然邀其共饮,觥筹交错,畅快淋漓”。我习拳之因由,久坐于电脑前,疏于活动筋骨,动作笨拙;又本是理科生,钻研计算机日久,发觉知识体系有结构性的缺陷,故又读研轴心诸子思想,兼又旁涉历史、人物传记,又及诗歌,随性而读。久学久思,难免生出几分印证之心,除却在专业方面建立的信心外,亦妄跨领域一揽全境,居移气,养移体,升级升级硬件身体也自是提上日程。
中华传统武术,有很多种。唯河南温县陈家沟家传拳更名为太极拳,全球练习者超过三亿人。不管是什么技艺,在现代社会都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回想俺上学时思想觉悟不高,总是想清楚再执行,秉着时间宝贵生命宝贵,不怎么重要的事情便不去做了的指导思想,未能积极向组织靠拢,独挡一面的体制领导岗位就没机会了,只好踏踏实实做个技术人员,偶尔想想商业逻辑,价值实现,聊以卒月——太极拳,有如此庞大的习练基数,是现代社会人人都能学、人人都能练的文武互相映证,包罗中国古代智慧的绝学,大体方向是没问题的,再指望先清楚后执行,纵是百年身亦未偿如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习练调研之前,就见到一话,愿与诸位分享:
太极拳,不是为了战胜别人,而是为了证悟中华文化。不以战胜别人为检验标准,太极拳与国学同修同悟,以盘拳走架,滋养自身精气神,通过圣贤之学和太极拳理论的熏陶,涵养道德,归于中和。
不可否认,在社会上,打着国学、传统、宗教之名,行诱图利。然做事动机不同,唯瞻仰杨露禅之无敌之姿,行江湖斗殴之事,亦或种种奇功异效,罔顾其宗师之气度。于我而言,实舍本取末,我本体弱,又极好酒肉,不顾大腹之便便,畅快淋漓于当下,舞文弄墨,挥汗田间,能抛能舍,集中精神做自己最渴望的事,生命意义莫非如此吗?
《佛经》云:“有明灭心,有相续心”,普通人心都是刹那起灭,一刻儿想这,一刻儿想那,很少能专注一对象、一问题连续思考下去。武术最大的一点,就是能增强人的恒心、毅力。在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推动各行各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下,更需就一事实一问题,穷年累月,不断注意思索,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4-06-08 上传于优酷的晨练视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