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是一项技能,练习很重要,真的很重要。但要获得高效的练习,也需要一定的规律或方法做指导。
如果说在手中同时扔3个球锻炼的是手部的肌肉记忆,那么演讲则是锻炼脑部的肌肉记忆,也是更为复杂的肌肉记录,所以知识的指导就更为重要,在知识指导下的练习可让人事半功倍。
关于演讲人类已积累的太多了知识(工具和方法论),准备阶段的,演示过程中的,收尾阶段的,相较而言,一场好的演讲首先来自于精心准备。
那么关于演讲应该准备些什么呢?这就是本文想着力想探讨的。
一、认清演讲的本质。
演讲是向观众展示和说明某一主题的过程,或为了说服某人接受某一观点,告诉他不了解的事实,以达到获得支持、批准、同情、理解等目的;
这里两个关键词,一是过程,一理是目的。演讲是一个过程,二是演讲一定是有目的的。
演讲与培训不同,尽管他们之间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演讲有一个突出的法则,叫KISS法则,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演讲一定是简单直接,把你的观点及论据按听者逻辑馈赠过听众,就是让观众接受起来不费脑子,入脑入心,从而受到影响。
还有一个比喻很有意思,说演讲就象比基尼,只覆盖关键内容,强调的也是其简单直接的特点。
符合这些原则的往往是好的演讲,不好的演讲却各有其不同。演讲常见的有五宗罪,包括要点不清、听众没获益、缺乏逻辑、细节太多、篇幅太长。
演讲的目的建立影响,显然不好的演讲是建立不起影响力的。
综合以上,演讲的本质是信任,信任的本质是影响力,演讲是扩大个人影响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已成为当代职场人士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二、了解听众。
认识到的影响的本质,了解听众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听众。
从人的行动倾向来看,人大概可以分为四类,以结果为导向的、以过程过导向的、以概念为导向的,以关系为导向的。
拿唐僧师徒来说,孙悟空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唐僧是以过程为导向的,猪八戒是以概念是导向的,沙和尚是以关系为导向的。
听众还可以地位、立场来划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行动特征、立场诉求、文化习惯。
所以识人了解人是持续的过程,阅人无数是一种能力。
在演讲准备中,还始终带着“从听众利益出发”来思考选择内容,与听众链接越深入,越有可能打动人,影响人。
1、他们对什么感兴趣?
2、他们在乎什么?
3、他们面临哪些问题?
4、他们满意的关键指标是什么?
也可这些句式来触发听众利益:
1、这对你很重要,因为...
2、这对你意味着什么呢?
3、为什么我和你说这些呢?
4、谁在乎呢?
5、那又怎样?
6、还有还有。
魏斯曼先生说:特征是说者的兴趣,利益才是听者的兴趣。演讲者必须从听众的利益出发,引起观众共鸣。
找到听众的利益,你才有可能确定演讲的目标,目标找对了,就离成功走近了一大步。
三、建立结构。
目标确定了,接下来就是建立结构了。
为什么建立结构如此重要的,有一位名人说过:“演讲成功的关键,不是语言,语音语调或肢体动作,而是澄明清晰的思路”,我特别认同,特别认同。
结构就是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结构就是建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在演讲中最经典、最常用的是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原理最早是麦肯锡的巴巴拉平托发现的,目前在国内这方面推广最好的结构思考力相关课程。
根据金字塔原理,一个好的演讲或文章各要素之间应该有这样的关系: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分类组合,逻辑递进。
在他们看来,这是最符合人类认知习惯的一种方式。
把这些要点组合起来就象一座金字塔,所以叫金字塔结构。
具体怎么做呢?
1、确定主题;
2、列出所有支持要点;
3、选择最重要的三个支持要点或分类汇总
4、用二层要点支持它们
四、系统演绎
所谓系统演绎,就是把所有准备的内容和要求用什么样的方式表示出来,关于演绎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说法:
1、经典式:介结、目的、大纲、主体、结论; 58式,即5要素8步聚的方式;
2、Ted式:分三步:告诉他们你要告诉他们什么(介绍)、告诉他们(主体),告诉他们你刚才告诉了他们什么(结论)。
3、比喻式:鸡头、猪肚、豹尾,或虎头、能腰、豹尾。意思都一样,开头要惊艳绚丽、震摄人心,中间要充实丰富,论证充分,结束要强劲有力,催人奋进。
开头很重要,因为第一印象很重要,被形容为黄金90秒,因为你再也没有机会影响他们的第一印象了。
结尾也很重要,按照峰终定理,除文中的高潮中,结尾能让听众记住什么,很重要。
最后的话。
演讲是扩大影响力一个方式,很重要。
但演讲归根到底是一项技能,而技能则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
在练习之间,学习一演讲的知识、工具和方法论是必要的,因为在知识的指导下,可以让我们的练习事半功倍。
前人的思考,我们的阶梯。
其中准备阶段,要注意三点:了解听众,建立结构,系统演绎。
了解听众:你只有把听众想要的给听众,听众才会把你想要的给你;
建立结构:万物皆有结构,演讲也是;
系统演绎:交付是有套路的,做好开头、主体和收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