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伊人
当爱变成滥情,当教育不再向着孩子成长而去,我们还剩下什么?
冷漠,无力,以及谎言,虚假……
这部《嗝嗝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患有言语障碍综合征的女孩纳娜,从小因为打嗝被同学嘲笑,长大后找工作艰难险阻。最终圣帝克学校聘请了纳娜。而她带的则是学校里唯一的贫民窟的孩子——9F班。这班级的孩子以调皮捣蛋著名,前后换过很多次教师。在与这些孩子的相处中,最初的调皮孩子成了懂事听话的孩子,这样的改变的一个教育故事。
与《放牛班的春天》和《一个都不能少》等类似,这些老师都同样的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当纳娜老师拿着鸡蛋在操场给孩子们将抛物线等知识时。我突然觉得,我们的教育方式原来也可以这样的不拘一格。
书本上,教给我们的是去“关爱学生”这样的书面话的语言。而老师是一个人性化的人,前提是“她们也曾都是个孩子”。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考虑孩子的认知顺序阶段。以及身心发展规律。低下头,近一点,多去了解他们,这样才能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在影片中看到纳娜老师被孩子们各种搞怪,我仿佛突然想起了小时的自己,虽然没有她那样的经历,但是我同样作为一个透明的孩子。能够深切的体会到那种被孤立的感觉,那是一个人面对所有的无力感,以及羞涩无助。
而我一直忘不了我初中时的一个老师,也是因为他在我最难过的时候,只是用手拍了拍我的脖子,轻轻对我说“没事,快学习吧。”这样的话语,温柔。这样形容一个男老师有点言过其实了。不过,那时,我绝对是心底开花的喜悦着的。
信心就是一点点被同学朋友老师鼓励建立的。也正是这些所有的善意,让我不再觉得孤独。让我能在失意时想到这些温暖,都足够去应对所有困难了。
纳娜老师对孩子们,也仅仅是通过“替他们承认错误”来慢慢让孩子们对她建立信任的。作为老师,如果孩子们真正从心底里信服你,那你就是拥有魅力的。而纳娜老师对孩子们的信任,取决于,她自己曾有过的经历以及相信爱可以改变这些孩子。最终,她如愿了。孩子们都成了真正不再恐惧,不再自卑的人,拥有着快乐,最终成就斐然。
在影片中有一幕这样的场景:纳娜老师让孩子们在书的最后一页写下自己的恐惧,然后放飞它。以此来鼓励孩子们。事实上,正是这样的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无形中,已经促进了孩子们的自信心的建立。
而在《放牛班的春天》里同样的。老师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让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也改变了他们的一生。《一个都不能少》同样是,只是因为有两个孩子上不了学,老师便和他们一起算怎么搬砖挣钱上同学上的了学。教师只有走近孩子们的心里,才能体验不一样的幸福,看到不一样的孩子。
正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个手指不一般长”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出生后,他们拥有着自己的那一份闪光点,在爱的世界里,没有优劣。而“发现孩子的优点”是每个老师家长都该去做的,让孩子真正快乐的去成长。
最后,借我见习时指导老师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孩子与老师是互相成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