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研讨中精进 在反思中提升

在研讨中精进 在反思中提升

作者: 长安稻香 | 来源:发表于2017-12-22 18:54 被阅读0次

      2017年12月20日,“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组在引镇初中开展了课题研究课活动。课题组成员夏智勇在九年级承担《遇见春秋》,把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关先秦诸子的文言文单元进行了整合,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先秦诸子有一个独到的全新的看法。张维在七年级承担了《漫步阅读长廊 领略写作技巧》的写作指导课,主要是把七年级上册的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和小学的课文《钓鱼的启示》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掌握一事一议论类文章的写法。

      这两节课,授课教师都想打破传统的单篇课文教学的授课模式,企图以群文阅读的方式,对同类文章进行整体建构,全面系统宏观的领悟单元教学内容,了解某一类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或者掌握某一类文章的具体的写法。这种尝试的勇气、探索的精神和打破常规的创新意识是值得肯定和点赞的。     

    两节课有很多的优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夏智勇的课意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先秦诸子有一个个性化的认识,让学生充分注意到先秦诸子并非神坛上的人物,同样具有普通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从而培养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能力,有自己的判断,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有自己的阅读感悟和体会。如对公输般的认识,他发明了锯子,造福了后代,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但在本文中却是一个奸诈的人。《惠子相梁》和《》中的惠子是一个嫉妒心强不能容忍的人。孟子对苦难的态度令人耳目一新,让学生认识到只有经过磨砺,才能真正成长。张维通过两篇课文得出一事一议类文章的写法思路:引子――中心事件――收获启示。在引子部分设置矛盾,在中心事件部分解决矛盾,在收获启示中揭示中心思想。在中心事件部分运用各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刻画主要人物,在中心思想部分谈主人公的成长。这样的构思层层推进,逐步深入,最后得出结论,事物的矛盾有内因和外因,客观因素是没有办法克服的,如悬崖的陡峭和身体的病弱,是人力无法暂时改变的。人唯一能够改变的就是克服内心的恐惧,这才是真正的成长,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心灵的导师,他了解自己孩子内心的脆弱,他懂得孩子面临的困境,知道引导孩子克服内心恐惧的方法。这也是这篇文章的魅力所在,同样也是语文学科的真谛。语文学科是关注心灵关注精神成长的学科,我们无法改变外在世界,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内心。只有克服恐惧,克服内心的脆弱,让自己内心变得强大,这才是真正的成长。

    两节课同样也有很多改进的地方。夏智勇的课,可以选择诸子中的一篇,在课外选取其他的相关篇章,让学生对其中一个人物进行相对深入的了解和探究,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本上所选的内容,让学生来挖掘先秦人物的人格精神。这样显得语文的视野和格局不够开阔,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也显得较为偏颇。同时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引领显得颇为促狭。如把诸子之间相互比较优劣长短,给一些先秦人物进行标签式的评价,这不仅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兴趣和对本学科的持久学习态度,更不利于学生思维开阔性逻辑性的培养。张维的课,对文中人物内德的评价,让学生得出一个讨厌此人的结论,也是不太恰当的。内德这个人物主要是起了一个激化矛盾的作用,没有这个人物就没有后续情节的发展和推动,同样这个人物也是好斗、莽撞、直率、不计后果的青少年的代表。文学的情怀是包容,对任何人物都要有一种包容的心态,所以要引导学生用一种包容的理性的心态来评价内德这个人物。这才是语文的育人功能。

      通过这两节课,我有以下的收获和心得:

    语文教师要有教材眼光。教材中所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意蕴丰厚的经典之作,其中有丰富的多元的教学资源可供挖掘。教师如何从丰富的多元的教学资源中,萃取精华,提取精要,选择最能体现文章核心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的教学资源,这离不开教师的教材眼光。这种教学资源可以是一种写作方法、一种表达技巧、一种语言风格……这种教材眼光离不开教师对本的精读、细读、深读、研读,离不开教师对同类文本的整合,最能体现教师的学科素养。

      语文教师要有专业眼光。教师的专业眼光,取决于教师在专业方面的深度、厚度、高度和独特的审美视角。教室的专业眼光又引领着学生对本学科的态度、思维认知,对本学科的投入程度和持久学习的韧性,甚至是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评价时,尽可能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的理性的认识和评价,避免标签化、程式化的认知。

      语文教师要有育人眼光。文学是审美的学科,是滋养心灵、丰富精神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落实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作,文化传承与理解,更要有育人的情怀和眼光。要从文本中挖掘出一切可供用来育人的素材和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似的熏染和滋养,让学生在这种熏陶中真正实现精神成长。如孟子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对待磨难的态度和认识,《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陷入爬上悬崖而无法下来的困境,两篇文章共通之处都是外在的客观的困境无法改变,唯一能够改变的就是面对困境的态度,寻找走出困境的方法,逐步走向内心的强大。        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人说美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作用,但没有了美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乏味无趣。语文对我来说也是这样,没有语文,人生将苍白一片,索然无味。

 

   

相关文章

  • 在研讨中精进 在反思中提升

    2017年12月20日,“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组在引镇初中开展了课题研究课活动。课题组成员夏智...

  • 在感悟中成长 在反思中提升

    我只想做好我自己,为自己而活。这或许看来非常的利己主义,非常的自私。当雪儿的上司对她说你很特立独行/不合群时。雪儿...

  • 在交流中提升,在反思中前行

    2017年8月19日,夏日已过,初秋的天气还是有点燥热,但是小学英语新入职教师QQ群里却是没有丝毫烦躁感,我们的群...

  • 在总结中前进 在反思中提升

    仲夏的宜君小城,因一场夏雨更显清凉惬意。6月5日下午,伴着蒙蒙细雨,宜君县第一中学追梦工作室召开了以“总结...

  • 在总结中提升,在反思中成长

    期中考试已经落下帷幕,经过半学期的不懈努力,在成长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一次考试考了班上第五名,基本上符...

  • 在反思中领悟,在改变中提升

    人并非生而知之,皆是学而知之。人都是在不断学习中增进学识,在不断反思中成长,让自己更加智慧! 人生是修行,修的是向...

  • 在总结中前进 在反思中提升

    为了全面促进学校教学的规范化,解决阶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工业路小学3月...

  • 在阅读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在进入新网师学习之前,我一直自以为是的认为我还是“读书人”,热爱阅读,读过了不少书籍,包括文学的、心理学的、哲学的...

  • 在反思中完善 在反思中成长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

  • 在习作研讨中成长

    ————三年级作文研讨纪实 在语文教学中,表达占很重要的地位,我们这次通过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研讨中精进 在反思中提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ux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