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人生旅途中,无时不刻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选择。
选择早起?或者睡懒觉?
选择吃早餐?或者不吃早餐?
……
那这个选择怎么做?
记得曾经读过这么一个故事,说孔子的学生与人争吵,吵什么呢?
就是关于三八是多少的问题。
我们知道,但凡有点数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结果是二十四,偏偏有个人就认三八二十三,并且愿意以项上人头来做赌注,赌什么?赌孔子学生头上的帽子。
两人争执不下,最后没办法,求助孔子,由孔子来作裁决。
孔子作出的裁决是:自己的学生输。
那人高高兴兴地拿着孔子学生的帽子离开了。
孔子的学生自然心底不服气,但还是尊重老师的裁决。
孔子跟他说:“你输了,不过只是输一顶帽子而已;如果那个人输了,那输的可是一条人命啊?!”
我们大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的选择其实都是建立在一定标准比较之后得出的结果。孔子作出了一个在学生看来不该犯错的错误的裁决,但孔子更站到赌局之外去解决问题。
不管是追逐利益,还是逃避伤害,都是如此,所以有话说:“两害相权取其轻。”
没有比较,就没有……
这里头的内涵丰富了去。
比如说,可以是这样:当我们的人生处在一个关键的节点,确定一个工作,你是选择此,还是选择彼?
你肯定会反复思考,或许有人会建议你,找一个不被打扰的地方,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屏息凝神,认真地思考,自己究竟要什么,然会针对A工作与B工作条分缕析,分别列出其有好处与坏处,其远景与近况,……
很显然,这就是一个比较的过程,我们通过一番权衡会得到一个结论,从而最终作出选择。
或许,你还不止于此,你可能还可以求助外力,譬如说一些可以触碰到的行业的专家,一般情况下,他们会给出更中肯的意见或建议。
但有一点,所有的选择,都有可能因为时世的变化而改变了其正确性。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我们需要通过在不断地实践,在此过程中来不断地做出微调,当然也可能是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彻底地否定先前的结论,这个叫“与时偕进。”
那说到这里,我想要表达什么呢?
其实就一句话,不能坐而论道。
再完美的计划,再全面的分析,在现实面前都可能土崩瓦解,完全不合时宜。我们或许要持的只是一种态度:无论做什么,都务求穷根究源,秉持积极上进的态度,追求极致的精神,让自己变得更好,从结构到细节全面地推进事情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做一个观察者,做一个实践家,做一个变革者,真正地求知行合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