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杂谈】悲秋赋

作者: 陆格淡 | 来源:发表于2017-10-03 12:31 被阅读124次

时维八月,岁在丁酉。南天望月,北斗萧疏。风云改颜,草木易色。疑冬未雪,知是秋也。

自古言愁未必秋,而逢秋必言愁。秋于心上,愁乃字成,可知节气关乎心怀。何也?秋风肃杀,非松柏之坚不能易其色,非菊兰之韧不能移其香。苟非有华实之义,秋之不独愁且悲矣。

或曰:“愁可强说,悲恐未必。秋气爽而天高,风轻而云淡。百果之茂举手而可得,五谷之丰俯身而可取。官固费神而眉舒,农虽劬劳而颜展。百行各业,无不乐者,何悲之有?”

余曰:“世人但知秋之乐而未知秋之悲也,以愚观之,秋之悲亦大矣。语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劳虽有得,终有其苦,且以农之劳为最。古者士农工商,农为根本。当今之世,其势易也。士商工农,士有其权,商有其富,而工农末之。工无恒业,农渐失地,农无地而成工。且夫工农一世苦辛,纵春耕耘,秋未必收。腱劳肌损,骨惫神疲。而饮食之资,全赖于兹,未尝少懈,不可不谓悲也。”

或曰:“此乃小悲,未必大悲。人生一世,宛若四季。少其为春,壮其为夏,中其为秋,老其为冬。春若蹉跎,夏无补牢,则秋无收,而冬必寒。一任飞逝,再不能返。纵其有悔,已为长恨!年少无为,老大徒伤,不亦悲乎!”

余曰:“善!商工农士,其实一也,而势利者别之,崇士商之权富,鄙农工之苦寒。苟平心静气,于大智慧处有得,何患之有焉?”

明日中秋,飘蓬于外。亲难全聚,徒望月圆。昨夜淋漓,又增寒凉。悲寥作字,以为抒发。

(丁酉年八月十四于北京)

【古文杂谈】悲秋赋

相关文章

  • 【古文杂谈】悲秋赋

    时维八月,岁在丁酉。南天望月,北斗萧疏。风云改颜,草木易色。疑冬未雪,知是秋也。 自古言愁未必秋,而逢秋必言愁。秋...

  • 悲秋赋

    时维八月,岁在丁酉。南天望月,北斗萧疏。风云改颜,草木易色。疑冬未雪,知是秋也。 自古言愁未必秋,而逢秋必言愁。秋...

  • 深秋

    扫帚风过叶飞舞,枯枝鞭风声啾啾。 自古文人多悲客,我非骚客也悲秋。

  • 多愁善感的人过不好这一生

    自古文人骚客多惆怅,常常悲秋伤春,更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揉和造作。不过,多愁善感的确能成就一代名家。比如,我最...

  • 无病呻吟

    天不悲秋人悲秋, 为赋新词强说愁。 冬伤艳阳夏伤雪, 强自多情早白头。

  • 天更高 云更淡 海更阔 难抵秋风吹十月 百事浮心头 无奈秋凉愁更愁 自古文人爱悲秋 为赋新词强说愁 不爱做诗 不爱...

  • 喜秋—周振国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这首《秋词》,一反自古文人的悲秋情节,写...

  • 《恨赋》——二十四诗品读古文之悲慨

    《恨赋》——二十四诗品读古文之悲慨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编和注释的古人散文集。从周到明煌煌五千年...

  • 谢村秋色赋

    古人之赋秋,以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为始,辗转三千载,文字浩繁,名篇叠出:有潘岳之《秋兴赋》...

  • 思乡

    秋风萧瑟增新愁 游子他乡赋悲秋 望月把酒思乡瘦 不尽乡愁笔尖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杂谈】悲秋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wx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