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得了空,就趁机进银行大堂去办事,一直没有时间去把丢失的一张银行卡补回来,就抽个空隙的时间去办了。进入银行大堂的时候,正值中午休息时间,所以在那里的客户相对较少。我取了个号,安静地等着叫号。
正好在身旁有两个人正在利用银行的自助终端办理转账业务。闲着无事,我就远远地看了一下,看着银行的大堂经理正指导着他们怎么输入资料,怎么对着摄像头照相,然后怎么核对资料等等。所有流程走完之后,大堂经理让其中的一个人签字,由于那个人是代办的,需要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再写上一个“代”字。
于是问题来了,那个人竟然不会写那个“代”字。我听到他问银行的大堂经理:“请问,代字怎么写?我,我好久没写字,忘了怎么写。”也许他也有点不好意思吧,我看他说话都是挺小声的。
可惜还是让我给听到了。当时,我心里就很是吃惊。于是认真地打量起那两个人来。乖乖,那个问话的人就是其中年轻的那个,还有个中年大叔站在一旁,也是默不作声的。难道两个人都不会写一个“代”字?仔细一看,那个年轻人梳着一个当下流行的发型,头发向后面高高梳起,亮得发光,脚上穿着当下年轻人流行的尖头鞋,身上还穿着一条八分裤,再加上一条灰色的衬衫,整个看起来就是一个文艺青年啊。他身边的那位大叔,年纪有点大,有点健忘不认得字不奇怪,但是他一个大好青年,一表人材的,怎么就不认识字呢?
我不禁想起我那不满五岁的儿子,如果我问他“代”字怎么写,可能他不会,不过他一定会认得。可是这个年青人怎么能跟我儿子相提并论呢?当我一听到“代”字,脑中不由自主地已经浮现出一大串关于“代”字的词,代表、代替、代码、取代、年代、世代……难道这个年代的年青人都只认代码的,不认识汉字?这个真的是刷新了我对年青人语文水平的下限,一个总共就只有五个笔画的字,还有人不会写。
经过这事,我又想起了之前发生过的一件事。由于工作的原因,我经常去找人签字。其中有一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每次我去找他签字的时候,他签出来的字都不一样,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以前的字迹。我已经不止一次地提醒他,他的签字已经留档,不能随意变化,这样变来变去的话会影响业务的办理。没想到他冲我一笑,回了我一句:“不好意思,太久没有写中文了,字都写得有点别扭了。别见怪。”我哭笑不得。原来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这年头,人家走的是国际路线,平时写的都是英文啊。
这我就糊涂了。有些人,脚踏在中国的土地上,说着中国人的话,可是却不认识中国的字,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难道把以前学过的东西就真的忘得一干二净了?
还是说现在的年青人手机拿多了,电脑用多了,久不动笔,连字都写不好了呢?字写不好不要紧啊,那也不能把最简单的字给忘了啊。做不到出口成章,也做不到知书达礼,更做不到“学而时习之”,那就别说“吾日三省吾身”。在日常的生活当中,那就更别提有看书认字这个习惯。是不是真的平时就只看数字和字母,汉字除了说,几乎都不接触了呢?如果到哪天,有了小孩,当小孩问你字的时候,你怎么答?也许有人说,很简单,不懂就自己看字典去,再不会就上网查去,我懂不懂没关系。真的没关系吗?小学一年级学生都认识的字啊,你不懂,说得过去吗?
平时除开玩乐,除开工作,是不是也应该注意一下修身养性呢。闲时提升一下自身的修养,让自己看起来真的是一位“知书达礼”的文艺青年,而不是一位虚有其表的青年,那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至少不会因为不认识某个字而羞于启齿,也不用再为了某个显浅的字而去问别人。那样会让人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并且怀疑起你的素质,这更有可能会成为你发展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啊。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别以为,你踏出了校门,就可以随意挥霍青春,真的当你想要用上的时候,脑中一片空白,怎么也搜寻不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时,那估计离“老年痴呆症”已经不远了。闲时找些书来看看吧,看看你以前熟悉的字,现在在你的眼里是不是还是当初你认得的模样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10113/5c2863d3b59db43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