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463262/c1b8dfbd3e3eee6a.jpg)
12——高句丽遗民
在唐军派出的武三思这第一支平叛军队被契丹的李尽忠在黄獐谷之战中打得大败而逃之时,还有一种人也在想着怎么与唐朝为敌。
这一种人就是高句丽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63262/5d24da3c885b2f2a.jpg)
说起这个高句丽呢,这里可要加几句话了。
高句丽是中国历史上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及朝鲜半岛部分地区。
根据史料记载,从西汉时的扶余王朱蒙建国到公元七世纪被大唐消灭,高句丽前后存在七百余年。
能在历史上存活七百年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应该有它存活的道理。比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有异于关内的极寒气候以及他们的语言风俗习惯等等。
就是这么个少数民族政权让隋唐时期先后五位皇帝,像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直到唐高宗李治,都对高句丽用过兵。
前四位皇帝对高句丽用兵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谁也没有想到,最后战胜高句丽的是一个在历史上不怎么起眼皇帝,他就是唐高宗李治。
那一年是公元668年,那一位将军是薛仁贵。
唐高宗时期的薛仁贵平定高句丽后,在中国北方猖獗数百年的高句丽政权终于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高句丽政权虽然消失了,但是高句丽的遗民还大量存在。
唐朝为了更好地管辖东北,实际上是想更好地管理这些高句丽故地和其遗民,才设置安东都护府。
安东都护府的治所由在今天的朝鲜半岛的平壤迁移到了辽东。但是由于唐朝对于安东都护府疏于管理,加上他们对高句丽遗民的残酷镇压,使高句丽遗民极端仇恨唐朝,时刻做好背叛之举。
据历史学家后来估计,高句丽遗民当时在辽东者,尚有10多万户。这一支力量不可谓不大。
高句丽遗民居住的辽东地区,加上大祚荣的靺鞨族与高句丽人的生活习性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善于骑马射箭,都以游牧为生等等,所以当后来靺鞨族的大祚荣部逃往辽东一带后,那些散落在辽宁长白山一带的高句丽遗民纷纷加入大祚荣的部队。
这些高句丽遗民会骑马射箭,能征善战。在大祚荣叛逃辽东期间,为大祚荣立下汗马功劳 。
有了勇猛善战的高句丽遗民的加入,大祚荣的靺鞨族才能如虎添翼,才使靺鞨族与唐军对抗多了一大筹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