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的前世今生
(高句丽中国申遗成功)
高句丽是由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高句丽族建立的国家政权,传说由扶余人朱蒙于公元前一世纪建立,国王都姓高。
高句丽版图在古代中国,高句丽族曾是一个盛极一时的民族。这个民族民风彪悍,极其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从汉朝开始,中国历代史书都对其有所记录,并将其简称为“高丽”。
但这个称呼容易使人把它和新罗人王建在公元918年建立的高丽王朝混淆,为了把两者区分开,历史学家把高句丽称作“高氏高丽”,把王建建立的高丽王朝称作“王氏高丽”。
区分的标准很简单,前者国王都姓高,后者国王都姓王。
这里顺便再说一个题外话,现在国内有很多人都以为高句丽是属于朝鲜半岛上那两个国家的古代历史。然而事实正好相反,经过专家考证,高句丽是咱们中国的古代历史,尤其从文化角度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我们必须要牢记这一点,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切莫弄错。
好了,言归正传!
现在杨广之所以要找高句丽的麻烦,是因为这个东方邻国太不听话,总要搞点事情出来(高丽小丑,迷昏不恭)。
古代中国人很讲究礼法秩序,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也!在古代中国人的国际观念中,中原王朝是宗主国,也就是老大哥;周边国家是藩属国,也就是小弟。
在宗主国和藩属国之间有一套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它的具体内容是:藩属国要定期对中原王朝进贡朝拜;而中原王朝要对藩属国国君进行册封赏赐,同时保护藩属国的安全。中原王朝和藩属国的这套礼仪规矩是君臣关系在国家层面的表现形式,中原王朝是君,藩属国是臣。臣子对待君王自然要恭恭敬敬,顺从听话。
然而高句丽在这方面做的并不好,而且是一点也不好。从汉朝开始,就一直和中原王朝闹矛盾,甚至经常动手打上一仗。不过,挑战老大哥的下场往往是高句丽被中原王朝打残,首都丸都城几次被中原王朝的军队摧毁,搞的高句丽国王索性把首都从丸都城搬到了平壤城(今朝鲜首都平壤)。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但魏晋南北朝两百多年的战乱,却给了高句丽趁机扩张领土的机会。高句丽在国内积极发展和改革,国家实力大增,对外则悄无声息地蚕食了古代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这些地区原本是汉朝的玄菟郡、乐浪郡、真番郡和临屯郡所在地,一直处于中原王朝的控制之下,现在却被高句丽收入囊中。由于此时中原各政权正打的热火朝天,你死我活,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偏远地区。久而久之他们就默认了高句丽对这些地区的占有,没有派军队进行收复,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隋朝建立。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和动荡,重新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但对于丢失了二百多年的汉朝四郡地区,隋朝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随着地盘的扩大,国家实力的增强,曾经的小国高句丽野心也大了起来,有模有样地做起了地区大哥,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小霸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地区霸权。
高句丽周边的小国慑于它的威势,只得俯首称臣。高句丽在南面压制着百济和新罗,北面控制着契丹和靺鞨(契丹和靺鞨是古代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整个朝鲜半岛和辽水以东地区是它的势力范围。
但随着隋朝的不断崛起,在东北亚的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严重影响了高句丽在本地区的国家利益,所以它处处提防着这个新生的“汉朝”。
可隋朝毕竟是东亚大国,综合国力提升飞快,高句丽也不敢公开乱来,只好表面上表现的恭恭敬敬,该朝贡还去朝贡,背地里却经常搞些小动作,企图破坏隋朝在东北亚逐步建立起的以隋朝为中心的国际新秩序。
终于有一天,高句丽和隋朝闹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