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清理了微信,把不认识或者根本不联系的联络人通通删除,加入的群聊很多,有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微信群,往往都是被动的被拉进群里,从来没说过话,索性就全部退出,不想被这纷扰侵袭生活。
几乎在一瞬间,整个朋友圈清静很多,不再有无时无刻不在响的微信提醒和看不完的公众号推荐。
在公交,地铁里,人人拿着手机快速的上翻,下划,大多是新闻推送,或者就是刷朋友圈。
仅仅一个软件,就可以俘获如此多的注意力,形成了固有的下意识习惯,甚至当你在一瞬间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候,会只想要打开软件再看一遍,是否会有更新的消息,尽管你可能一分钟之前刚刷过。
我不得不叹服,发明软件的创始人对人性心理的敏锐洞察,它真的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但什么事都分成两面来看,物极必反。
当人们对此成“瘾”的时候,本身是优点的一面,也会因为它纵容了人性的怠惰,而变成污点。
这不是软件的错,但人们现如今的交流似乎太依赖手机软件了,它看似满足了所有人的交流欲望,又能安全的躲在屏幕背后,不受到伤害,同时满足人的偷窥欲。
这让我想到狄更斯说的那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貌似社会不会因为科技发展而变得更好,兜兜转转之后,我们才发现,原来这人性就是如此,有时候真的很难去改变。
但看时下年轻人的交流方式,你会发现,网络成了他们接触社会的终端,是向外延伸的必经之路,他们擅长用网络,有手机,电脑,为的是更好的与这个迅速迭代更新的大系统接轨。
然而,现实的接触,人与人的信任和交流,却在变的越来越稀少,交流沟通的越来越充满目的性,交心的沟通的人却没有几个。
可以成群结队组织一场活动,一个大party,但真正在内心的交流上的时间,少之又少,一方面不去寻找,一方面每个人都似乎有各自的心事,他们宁可把这些诉之于网络,也不肯去换一个朋友的信任,因为怕受伤,怕辜负了自己的这份信任。
但这世界,本来就是这样运行的,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
你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难道不是吗?
信息的呼唤才是交流的前提条件。
你给予对方多少信息,还要看这些信息有多重要,是否是对方也渴求的,如果你能展示出的更多被对方接收到,对方自然能从你身上感受到足够多的信息,信任也会因此产生。
可以说,这种信任也完全处于你自己有多大的意愿去给予对方有用的信息。
那么交流就会从开始的单向输出,转化成,有信息的反馈,如果反馈也是你愿意接收的,那么你们之间就会有很好的前提结下很深的友谊和交情。
这样的互动是必须的,只有不断的相互交换信息,彼此的关系才能越发紧密,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现代人的友谊一定是要建立在信息交流的频率上的。
我记得,曾经有个网络话是这么说的:有些朋友即使很久不想见,但心里一直挂念,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过往彼此的交流基础打的足够扎实,也会进而影响了你们的生活。
但如果缺乏交流,信息的交换停止,彼此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在不断拉大,想要重新回到当初,是不可能的。
因为彼此错过了太多信息的互换,一定会变得陌生,而这样的陌生感才是回不到过去的最大阻碍。
有人挂念是件好事,但不意味着,两个人的关系没有改变。
人是活在当下的,这个灵魂和肉体不属于过去,更不属于未来。
你能够把握的也只有当下,交流更是如此。
如果我们想要有足够的社会交往,处理好人际关系,不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的,都要真诚以对,跟彼此形成良性的,畅通的信息交换的模式,才能维系好和这个世界,这个大系统的有效连接。
互联网把这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它是个巨大又复杂的神经网络,每个人在其中也都承担这各自的责任。
但如果我们不想被孤立在这个系统中,甚至被淘汰,那就需要跟其它人产生连接,你连接的越多,你越显得重要和不可或缺。
也就自然而然的承担重要的责任。
所以,交流看似在互联网之下变的傻瓜式的便捷,但人性没有变,你需要跟这世界产生交集的根本本质不会变,那就是真诚的去交换信息,赢得他人的信任,形成信息的双向,甚至多向渠道式的交流。
才能最终实现个人意志,达到更好的生存状态。
不能总抱怨这世界在变冷漠,实际上,反省自己才发现,是自我总喜欢躲在互联网提供极大便利的大背景下,躲在这个舒适区里不肯跳出来。
不抱怨,这世界本来就是平的,也在于我们自己是否真的想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