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百贝美文读山品水
典藏:消逝的洋渡古镇

典藏:消逝的洋渡古镇

作者: 三峡孬张 | 来源:发表于2020-06-02 09:11 被阅读0次
洋渡古镇

知道因三峡蓄水而消逝的忠县洋渡古镇么?

镇龄逾千岁的洋渡镇,位于重庆市忠县、石柱、丰都三县交界处。它背靠方斗山,面临长江,扼三县之咽喉,自古便是通往石柱及鄂西的门户,亦是屯兵重镇。

此境历史沿革大约可依其归属推断:唐代之前这里属临江,唐之后属南宾县。《忠州直隶州志》载:“有南宾废县,在忠州以西一百里,丰都以东七十里”,这个位置正是洋渡。明洪武十四年撤南宾县,县地被忠州、丰都、石柱所瓜分;洪武十六年,洋渡置花林驿,为忠州三驿之首。花林驿除作为官方邮传之功效,还兼管民事及驻军。

我看到的古镇容貌,依建筑类型考察,属明清时代风格。作为“川盐济楚”线上的重要水陆交通节点,可考证的史料鲜有所见。

还是先看看古镇的模样吧:它由洋渡街和鸿鹤街一段组成,二街之间有洋渡溪穿过。洋渡镇水路为顺岸式码头,可知古时即为商贸繁荣之口岸。街道沿等高线布置,洋渡街长约460米,鸿鹤街长约270米,宽5一7米的街道均由石板铺砌,两侧木板屋保存完好。

洋渡镇名挺有趣,这里是古渡口无疑,为何前缀是个“洋”字呢?

宜昌至重庆开埠,有洋船出入也就200年时间。洋渡有着得天独厚的深水码头,难道经常有外洋轮船在此停靠,而刻意取名洋渡?

从军事角度考量,我以为洋渡镇名应与某次成功的军事战役相关:洋渡,莫非源自“佯渡”?佯渡抑或偷袭,因战而名的称谓自古有之,如三国陆逊之“陆口”、“陆城”、“陆水河”等。

洋渡何家坝有花林古城遗址:清初花林驿被废后,古城城垣也在风雨中慢慢剥落。据说文革前有硕大的花林城碑,被打断砌作了田坎。

陈一伟民居 陈一伟民居内景

洋渡有望族秦氏宗祠:秦氏作为洋渡镇土生土长的望族,有上、中、下宗祠及黄土湾、上坝五个宗祠,文革后仅上祠堂被学校占用而幸存。

秦氏上祠堂

洋渡有明昭武将军何琼墓:位于洋渡大桥正对面尖山子的梨子塝,规模宏大。文革期间被掘,据说出土了许多金银珠宝。

洋渡有太平寨:修建于清嘉庆之前,据说是当时民众防白莲教所为。更可信的说法应为明代修建,秦良玉等在此与张献忠军队进行过激战。寨内原有太保祠、关帝庙、还有学堂,现仅存遗址和碑文。

从军事角度考量,这里是很会打仗的女将军秦良玉故乡,她曾领兵在洋渡驻军。“佯渡”之真伪堪作笑谈。或许,当地人嫌“佯渡”不好听,久而久之因洋船来往此境便顺理成章改成“洋渡”啦?!

洋渡古镇原保留有王爷庙、禹王宫、陈一伟民居等建筑。

昔日街市 拆迁中的洋渡

三峡水库蓄水前,四川省文物局对洋渡镇临江村、鱼洞村沿江进行抢救性发掘,仅鱼洞村就抢救发掘了汉晋墓七座,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岁月更迭,洋渡青春焕发,一座崭新的洋渡镇依然耸立在江边。

今日洋渡

相关文章

  • 典藏:消逝的洋渡古镇

    知道因三峡蓄水而消逝的忠县洋渡古镇么? 镇龄逾千岁的洋渡镇,位于重庆市忠县、石柱、丰都三县交界处。它背靠方斗山,面...

  • 典藏:消逝的石宝古镇

    都知道石宝寨吧? 它位于重庆忠县境内长江北岸,因三峡水库壅水,现筑围堰就地保护,成了风光奇特的“江中盆景”。 石宝...

  • 典藏:消逝的洛碛古镇

    知道渝北有个挺有名气的洛碛古镇么? 这个古镇,“一江五河汇六脉,一半山水一半城”:长江、白石溪、御临河、老瓾溪、新...

  • 典藏:消逝的三峡古镇

    家园滨江久,景致各不同。 水壅涨叹息,古镇遗梦中。

  • 洋渡古镇一一诗画三峡(187)

    巴楚多纷争 佯渡定输赢 古镇无踪影 水底有忠魂 (注:洋渡乃重庆忠县千年古镇,因三...

  • 渡洋

    鹏澍 | 2016-10-18 从自然的母亲索取一些木材构建一条小船然后,要去渡过广袤凶险的海洋 不必那些蒸汽的油...

  • 典藏:消逝的三峡古城

    老宅倚岸久,古城底蕴厚。 近水邻里睦,远别离人愁。

  • 中渡古镇

    2016已经过去,回首过去一年没去哪里旅游,仅仅去了广西鹿寨中渡古镇游玩了一次,风景如画!如果实在要用一个字形容,...

  • 义渡古镇

    两个“巴南人”竟然是来到了大渡口逛了一天。 很早就听说过义渡古镇,还有大渡口古镇,马桑溪古镇,今天终于知道了,原来...

  • SITP读书群可借阅书目

    SITP读书群可借阅书目借阅人/研会所有书目:张淏洋/《光荣与梦想》刘超/ 《穆斯林的葬礼》《国学典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典藏:消逝的洋渡古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de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