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因三峡蓄水而消逝的忠县洋渡古镇么?
镇龄逾千岁的洋渡镇,位于重庆市忠县、石柱、丰都三县交界处。它背靠方斗山,面临长江,扼三县之咽喉,自古便是通往石柱及鄂西的门户,亦是屯兵重镇。
此境历史沿革大约可依其归属推断:唐代之前这里属临江,唐之后属南宾县。《忠州直隶州志》载:“有南宾废县,在忠州以西一百里,丰都以东七十里”,这个位置正是洋渡。明洪武十四年撤南宾县,县地被忠州、丰都、石柱所瓜分;洪武十六年,洋渡置花林驿,为忠州三驿之首。花林驿除作为官方邮传之功效,还兼管民事及驻军。
我看到的古镇容貌,依建筑类型考察,属明清时代风格。作为“川盐济楚”线上的重要水陆交通节点,可考证的史料鲜有所见。
还是先看看古镇的模样吧:它由洋渡街和鸿鹤街一段组成,二街之间有洋渡溪穿过。洋渡镇水路为顺岸式码头,可知古时即为商贸繁荣之口岸。街道沿等高线布置,洋渡街长约460米,鸿鹤街长约270米,宽5一7米的街道均由石板铺砌,两侧木板屋保存完好。
洋渡镇名挺有趣,这里是古渡口无疑,为何前缀是个“洋”字呢?
宜昌至重庆开埠,有洋船出入也就200年时间。洋渡有着得天独厚的深水码头,难道经常有外洋轮船在此停靠,而刻意取名洋渡?
从军事角度考量,我以为洋渡镇名应与某次成功的军事战役相关:洋渡,莫非源自“佯渡”?佯渡抑或偷袭,因战而名的称谓自古有之,如三国陆逊之“陆口”、“陆城”、“陆水河”等。
洋渡何家坝有花林古城遗址:清初花林驿被废后,古城城垣也在风雨中慢慢剥落。据说文革前有硕大的花林城碑,被打断砌作了田坎。
陈一伟民居 陈一伟民居内景洋渡有望族秦氏宗祠:秦氏作为洋渡镇土生土长的望族,有上、中、下宗祠及黄土湾、上坝五个宗祠,文革后仅上祠堂被学校占用而幸存。
秦氏上祠堂洋渡有明昭武将军何琼墓:位于洋渡大桥正对面尖山子的梨子塝,规模宏大。文革期间被掘,据说出土了许多金银珠宝。
洋渡有太平寨:修建于清嘉庆之前,据说是当时民众防白莲教所为。更可信的说法应为明代修建,秦良玉等在此与张献忠军队进行过激战。寨内原有太保祠、关帝庙、还有学堂,现仅存遗址和碑文。
从军事角度考量,这里是很会打仗的女将军秦良玉故乡,她曾领兵在洋渡驻军。“佯渡”之真伪堪作笑谈。或许,当地人嫌“佯渡”不好听,久而久之因洋船来往此境便顺理成章改成“洋渡”啦?!
洋渡古镇原保留有王爷庙、禹王宫、陈一伟民居等建筑。
昔日街市 拆迁中的洋渡三峡水库蓄水前,四川省文物局对洋渡镇临江村、鱼洞村沿江进行抢救性发掘,仅鱼洞村就抢救发掘了汉晋墓七座,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岁月更迭,洋渡青春焕发,一座崭新的洋渡镇依然耸立在江边。
今日洋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