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朋友圈里以吃为主题,各种炫技,炫富,秀恩爱,吐槽。因为闷在家里,不去上班,也没有其他事情去干,所以大家就整日思考着一日三餐,变着花样地吃。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不喜欢中国人对吃的态度和吃的习惯。太浪费时间了!买菜加做饭,一个半小时,吃饭半小时,洗碗,收拾厨房,又得一个小时。基本上我父母做一顿饭就要三个小时,一天两顿正餐少说五个小时就扔出去了,忙忙碌碌一天,就是为了一张嘴。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那时我觉得吃饭就是填饱肚子,口味上面无非就是酸甜苦辣咸,这个多点,那个少点,口感也不过就是软糯,劲道,脆爽,就是硬度和柔韧度的结合度。那时我还挺羡慕外国人吃饭的方式。午餐一个三明治就可以解决,放假在家的时候,我经常是一天一顿饭,吃点水果,酸奶,零食也就解决了。营养程度上面。也许这还比油腻的炒菜更健康呢。
但是我后来我发现。我还是有一个中国人的胃,人家说:小的时候吃什么就会养成饮食习惯。绝对是的 ,几次出去玩儿,出去一个月在国外。刚开始还能吃,最后就天天找中餐馆,哪怕一碗豆浆,一根儿油条花国内十几倍的价格,都要去吃。小强同学到现在我经常都笑他。吃的好贫穷。他就喜欢吃菜泡饭。土豆汤,西红柿鸡蛋汤之类的便宜的家常的食物,因为这就是小时候最经常吃的东西。腊牛肉对他而言就是永远的爱。小时候过年才能吃得到腊牛肉。
我父亲从来不买土豆,不做土豆,我和小强还有小孟同学都特别爱吃土豆,没办法就叫外卖点炒土豆丝儿。父亲说,就是因为他说他小时候天天吃土豆,土豆吃腻了,再不吃土豆了。所以说,同学们知道父母们为什么不挑食吗?因为父母们从来不买他们不爱吃的菜。
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吃什么东西吃腻了就再也不想吃了,比如说小的时候。夏天父亲单位总发西瓜,最后我把西瓜吃腻了。父亲整天钓鱼。我家几乎每天都吃鱼,我后来也不吃鱼了。过了很多年这些东西我又都爱吃了!小强小的时候有一次吃肉吃多了积了食,所以他不吃肉了!而小孟同学不吃的东西就更多了,这源于我父母的爱!小孟同学小时候特别爱吃饺子,我父母一周给他吃三次饺子,后来孩子就不吃饺子了,大家吃饺子时候给他包馄饨,看他爱吃馄饨,就经常给他包馄饨,我们吃饭时,他不想吃的时候或者看他吃饭吃得少的时候就给他包馄饨,现在他馄饨也不吃了。所以任何事情都是要有节制的控制。很多东西就是越得不到就越想要。
我有一个朋友不太爱吃肉,所以他们一家吃得很素,儿子很瘦弱,有一天晚上她半夜听到厨房有响动,起来看见儿子切了一块生肉,放在刀面上在炉子烤肉吃,我们把她批评了一顿。你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儿子的感受,所以做什么不重要,知道别人想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自己做的好吃。小强和小孟同学比较挑食,经常别人做的饭他们都不爱吃,但是他们要是自己做的,哪怕再难吃吃,他们都会觉得很棒,比如:小强今天自己烤了面包。我就把面包做了培根鸡蛋西红柿三明治,他不满意,自己煎培根,培根煎糊了,他也吃了三个,我说:你吃太多了。他说,不能浪费。所以父母们遇到不爱吃饭的孩子,就教他们做饭吧!
还有关于吃腻和吃习惯这件事情,也很有意思,有的人每天吃一样的东西就会吃腻,而我不是,我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早点就是学校门口买的鸡蛋饼夹菜。每天都这样吃,最后我竟然吃习惯了,一连吃了将近十年,竟然礼拜六礼拜天早上不上班,也要早起到学校门口去买个鸡蛋饼夹菜。直到卖鸡蛋饼的老两口退休不卖了!这个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想一口吃个胖子,那样只会吃腻,细水长流、才能对每样事情才能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工作亦如此,不能让自己压力太大,一直闲赋在家时候就要适当的给自己找点儿事儿了。就做饭吧!也许疫情过后中国多了5亿大厨!少了5000千万个餐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