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这个魔方》王蒙王干对话语录,非常文学类的经典之作。
当然,主要是针对于“文学”二字。其对文学的探究,从字面理解、形式、作家及与宗教文化等深入,着实值得一读。
可惜了,作家的隔代性使然,自己特意去某东查找他们提及的作品,能搜到的寥寥无几。
越发感到作家在跨时代中,影响力的力量微小。
文字是一个魔方,它是一个多面体,你看到这一面是这个色彩,放在那一面看是另一种色彩,如果进行旋转的话,那变化就很多。
此解释,稍微通透。
市场上各式各样的文学尽管雷同,但也不尽相同。兴许恰是魔方的多面性,在作祟。
文学功能的实现,似乎还必须借助于阅读者自身的文化结构、知识结构。
书无好坏之分。
能拾一小撮,用之,皆为好书。
有的书,读不懂,并非不好,而是自己的关注点兴趣点,或者知识面并未达到那个点。
俗称,火候未够。
一个真正的大作家,他不但是跨代,也是跨时代。
题材很重要,毕竟读者在更新换代。譬如零几年的时候,你写的作品是四五十年代的,没关系。依然可以红遍大江南北。
而现在,若非大红大紫,噱头大或本身对研究有作用作品,让年轻人真正喜爱上,难。
一个是代沟,一个是时代的沟。
如你津津有味地说道,“以前一块钱能没买到多么好的东西。生活困难地只能吃自己种的菜。”
年轻人可没概念。
他们会反驳你,自己种的菜比现在外面买的健康多了。
局外人的态度。
旁观是一种参照。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道理一致。
写作也需要旁观者清的心态,态度去写,既能跳进角色,又能跳出角色外。
往往使得作品的人物性格素质,新添几笔复杂性。
就像老当运动员不当观众,不知道踢球的美。
心态转变,对写作和生活都是有益无害。
一个作家可以变出各种各样的花样、风格,但一个作家的个性是不能改变的。
个性是标签、个人名牌,不能变。
而形式、花样是外在的装饰,随你信手拈来。
一个人即使素质再好,不经过训练,不经过比赛,还是成不了球星。
作家的天生的,又不是天生的,他需要训练。
一万小时定律,对各行各业均有效果。作家文笔的好坏,作品成熟与否,得去练,采用妙笔生花之时。
作家最令人羡慕的地方,也恰恰在于他的新鲜感。
素材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切创造者的灵感,皆来源于体验,唯有多采风多经历,才能始终如一地保证作品注入新的血液,新鲜感及可读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