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正香的季节,第二届浙江省毅行大会依然选在了我们这个四周环绕山丘的小山村里,去年第一届也是选在这里举行。还记得去年的时候,和地方台主持人聊天,我跟她说过一句:“明年一定参加。”
于是到了今年呢,也就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了,并且直接选了毅行25km。
而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人的时候,他们都对我说:“你吃不消走的,很累的!”
我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了四个字:自证预言。说真的,当时我的确是没有十足信心的,一是之前肺炎还没有好彻底;二是从来没有走过这么长的路。
我问自己,我要放弃吗?
刚巧,我想到了去年婶婶完成了毅行25km,要不和她取取经吧。结果不出所料,婶婶今年也报名了!
“我们明天先去试走下,怎么样?”可爱的婶婶提出了她的想法。而我想也没想,立刻答应道。
第二天,我送完女儿去幼儿园后载着婶婶去婆婆家。家里的老人家啊,总是如此的操劳所有,一边嘱咐着说“吃不消走就不要走啊,坐车回来”,一边给包里补给一大堆吃得。我和婶婶相看一眼,好似早有了默契一般,只笑笑回答说“知道了。”
25km的半程“马拉松”,我得到了什么?其实对于这位婶婶,我对她的了解并不多,只知道她是一名初中数学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了。
今年是我嫁到夫家第7年,我和婶婶的相处时间最多的时候,就是在正月拜年或是偶尔在乡下遇见,聊天时间也不会超过30分钟。
而在这一次的毅行相处中,让我非常感慨也非常感恩。因为我找到了一位在现实里能懂我为什么要这样教育孩子的知己。没错,婶婶是我的知己。
2016年6月到现在,一眨眼我竟然在“妈妈学位”上已修行近两年的时间了。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一直是孤独的,别人的不理解、不看好、不赞同,基本上而言都是负面回馈。
我依然记得有好几次,家里人对孩子说的一些话、做的一些事让我不能认同的时候,要么我就是直接了当否定他们的言行;要么就是自己躲在房间里哭得伤心难过。
回顾这22个月,感觉就像在作梦一样,虽然有好有坏,但我却很感谢这22个月带给我的思考与改变。
这些改变,现如今已然一点一滴的在给予我回报。比如女儿的温暖行为、主见意识、礼貌谦让……又比如我的自信果敢、淡定从容,让我在碰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再像以前那样唯唯诺诺、毫无主见。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遇见了我的恩师—画云博士,但她毕竟是离我遥远的。我们从未见过面,我们更不了解彼此。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又能和谁一起交流学习呢?
虽无法得到准确答案,但我却一直坚信:你所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我想,如果不是之前的种种,也不会让我能果断地参加这次毅行25km;如果不是之前经常跑步、行走,第一次走这么长距离我不可能吃得消。不管是好的路还是不好的路,能走过去的,都是好路。
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有没有经常半途而废呢?
以前的我对半途而废这四个字,简直是信手拈来。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一个经常半途而废的人。
当然,我也并不觉得现在的我有多能坚持、有多么努力。因为需要努力、需要坚持的做一件事,说明了骨子里不愿意做啊!
骨子里不愿意做的事情,那就真的不可能做好,也不可能做成。于是,我在这22个月的修行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一念一世界。
而在这一次与婶婶的交流相处中,也同样验证了这五个字的重要性。
25km的半程“马拉松”,我得到了什么?一、自证预言、有好有坏
我其实一直很好奇婶婶在乡下的时候,为什么不会像其他那些成人一样,和长辈天南地背的扯话题聊。出于隐私问题,我并没有开口询问。但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位可爱的老教师开始自爆了,哈哈。
她说:“芬芬,不知道为什么,婶婶就是喜欢你,真的。婶婶其实很难喜欢一个人,所以我一般跟他们打过招呼之后,就没什么话题聊了。婶婶感觉自己是一个怪人。”
听到这一段话,我着实惊讶了一下,不过也并不感觉到奇怪,因为我也是这类人。这也许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聊得来的人天生就有一种自带的缘分,互相吸引着。
“其实在车上的时候,婶婶问你吃不吃得消走25km,如果吃不消,我们可以坐车回去。当时我心里却想的是‘如果是我,我会觉得既然来都来了,怎么说也不能在没有尽全力的前提下就告诉自己不行。’”
“这应该就是那些学者所说的‘自证预言’,比如告诉自己会全力以赴和告诉自己试试看,最终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别。”我听完后表示赞同地说。
“是啊,如果是我,我会告诉自己就算是爬,也要爬到终点。因为我要证明,我能行、我可以做到。”婶婶激情高昂地慷慨所言。
“你发现没有,我们这里的村民,民风都是很纯朴的。就像我们家里人,他们其实都是很关心我们的。关心固然没错,但是在做某个决定、某件事的时候,这种关心其实也是有弊端的。比如你要走25km,家里人开口就说‘吃不消、累、坐车回去’,你的心里会怎么想?”
我若有所思地回答:“说真的,头天晚上婆婆对我说‘别参加、很累、身体还没好、吃不消’的时候,在那一刻我还真有些不自信。我还问老公‘到底要不要参加’呢?好在当时已经跟婶婶约好了,不然结果估计有点悬。”
同时,脑袋里突然反应到:为什么我们懂那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其实有的时候,往往只是一个小小的念头,就足以影响一生。
而念头与行动之间,取决于有没有将这些念头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去践行、去努力、去全力以赴……
二、只选其一,不留其二
全力心赴是我在婶婶身上学到的一点,而另一点,则是在面对多个选择的时候,只选其一,不留其二。
婶婶的女儿毕业于浙江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企业会来招聘一些优秀的大学生,会和他们签定合同。对于这些学生是否选择去考研还是参加工作,企业都是知晓的。也就是说“如果考研考上了,就不会到企业上班了。”
当时他们班里大多数的人都选择边考研边工作,而婶婶却对她女儿说:“先考研,不要考虑工作。考研考上了,肯定也会有好的企业招聘你的。你现在一心只要想着考研就好,不要给自己留其他后路,要全力以赴。”
结果就是,那些选择边考研边工作的人,最后一个都没考上。而现在,婶婶的女儿进了航天集团,转了北京户口。我由衷地为这个妹妹的优秀而感到开心,也真心地佩服婶婶的魄力与坚毅。
当我再次请教婶婶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时候,她说:
“其实我真的没有什么功劳,这一切的成就都是靠她自己而得来的。她小的时候,我甚至还会骂她。这一点,我真的要向你学习。还有,一定要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因为有许多的道理,不需要家长时时刻刻在孩子耳旁说,通过阅读,孩子自然就会懂得许多道理了。”
婶婶的这番话,让我在惭愧的同时也得到了充分的鼓励,这说明我这22个月的改变,并不是完全白费的。原来我的许多念头,在潜移默化中都让女儿慢慢养成了喜欢看书的习惯。
有的时候,女儿居然可以独自一人坐在一堆书中,认认真真地看上1~2小时。原来,女儿的专注力远比我想象中更加持久。而在我看来,书,真的是有魔法的。它既改变了我多年的坏脾气;也改变了我的半途而废……
那一天我和婶婶两个人,一共走了5个多小时。我们一路走来,抬头便可看到山上有一块一块的红色,那是绿树丛中的映山红;低头望去,便是碧绿碧绿地生命之泉。如果没有毅行,我想我还是会宅在家里,写文章、看书。
第一次,你能想象吗?我自己都无法想象。我成功了,我竟然可以满心愉悦地走完第一个25km!最重要的是,我有了一位知己:谢谢您,我可爱的婶婶。
时间一眨眼到了4月15日正式毅行的这一天,婶婶并没有和我一起走,且说:“自己管自己走去就行了,不需要照顾。尽全力!”
就这样,我独自一人走在山路上,戴着我的运动耳机,听着近期刚报名的一个英语学习语言课。时不时也会有后面的人追上来,会对我说:“哈罗,你怎么走这么快?”
通常我都会不好意思地回答说:“没有啦,你才厉害呢,都追上我了。其实我是提早出发的!”
然后我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当他们比我快的时候,我的脚步也不由自主地追着他们跑。
渐渐地,第二次毅行25km,我用了4个小时10分钟(下图计时开早了,嘻嘻)到达了终点,比上一次快了1个多小时。
25km的半程“马拉松”,我得到了什么?这让我突然想到以前看到过的一句话:如果想要成长率,那就跟一群渴望成长的人一起成长!
你看,如果我没有决定和孩子一起成长,我就不会决定改变自己;如果我没有决定改变自己,我就不会果断地报名毅行25km;如果我没有报名25km,我就不会有机会能和婶婶深入交流教育问题;如果我没有交流教育问题,我就不会知道婶婶地毅力与坚韧是如此之强;如果我没有了解到婶婶的坚韧与毅力,我就不会知道自己的潜力原来也是无限大的。
也许在别人眼里,走这25km是让人非常不能理解的行为。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有多么渴望成长,我需要成长带给我一些正面的反馈。因为这个小小的反馈,足以让我在今后的选择与践行中,全力以赴!
思考:
决定做一件事时,要全力以赴。要么不做,要么就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
感悟:
不需要在意他人的想法,只要自己认为值得做,那就去做。虽然我无法改变他人的思想,但我可以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别人眼中的我,只是别人的认知。我不能用别人的认知,来打击自己、否定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