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夏,四月,定陵成侯钟繇去世。
4、
六月十一日,太皇太后卞氏去世。秋,七月,下葬,谥号武宣皇后。
5、
大司马曹真建议:“汉人数次入寇,请兵出斜谷讨伐,诸将数道并进,可以大胜。”皇帝听从,下诏命大将军司马懿从汉水逆流而上,由西城向西,与曹真在汉中会师。其余诸将,有的从子午谷,有的从武威进军。司空陈群进谏说:“太祖之前到阳平攻张鲁,多带豆、麦以益军粮,而张鲁没有攻下,军粮就已匮乏。如今,我们既没有周密准备,斜谷道路又艰险,难以进退,转运粮食,一定会被敌人袭击阻截。如果多留兵把守险要,又减少前线投入战斗的兵力。各种困难,不能不仔细考虑!”皇帝又听从陈群意见。曹真再次上表,强烈要求从子午道进兵。陈群再次陈述各种不利条件,并说军事行动耗费巨大。皇帝下诏,将陈群的奏书转给曹真参考,授权他做最后决定,曹真以此为据,出兵。
6、
八月五日,皇帝东巡。八月十九日,抵达许昌。
7、
蜀汉丞相诸葛亮听说魏兵将至,集结大军在成固赤坂,严阵以待。另征召李严率二万人赴汉中,表奏李严之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督军为李严办理后勤供应。
正赶上天降大雨,持续三十余日,栈道断绝,太尉华歆上书说:“陛下盛德,上比周成王、周康王,希望能先留心于治道,以征伐为后事。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只要中国没有饥寒之患,百姓没有离上之心,则吴、蜀二贼,可以坐以待定。”皇帝回复说:“二贼凭恃山川之险,二祖劳于前世,也不能平定,朕岂敢自大,认为自己一定能消灭他们呢!只是诸将认为不打一打,他们也不会自己倒下,所以出兵,看看有没有机会。如果天时未到,就像周武王伐纣,也曾中途班师。朕不会忘记前代的教训。”
少府杨阜上书说:“当初周武王出师,一条白鱼跳进舟中,君臣为之变色。这本来是吉兆,他们尚且忧惧,更何况有灾异而不战栗呢?如今吴、蜀未平,而天变屡现,诸军刚刚出发,就有大雨之患。羁留在山险之中,已经很多天了。转运之劳,担负之苦,费用之大,如果有什么变故,一定就违背了我们的本心。《左传》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白白让六军困于山谷之间,进不能进,退不能退,不是王者之师的做法。”
散骑常侍王肃上疏说:“古人有言:‘千里运粮,士有饥色,等着出外打柴回来再煮饭,士兵到睡觉时还不能吃饱。’这还只是说平地进兵,更何况如今是深入阻险,逢山开路而前,其劳苦更是百倍。再加上大雨,山阪湿滑,大军挤迫,不能展开,粮道遥远,难以及时运到,这都是行军之大忌。我听说曹真出发已经一个多月,子午谷才走了一半,战士们全在开辟道路。而贼军则以逸待劳,这都是兵家所忌惮的。要说前代,武王伐纣,出关之后,中途折返;近世先例呢,武帝、文帝南征孙权,到了长江边,也不渡江。这不都是顺天知时,通晓权变吗!全国人民知道皇上是因为大雨艰巨之故,而让他们休息;以后有机会,再行用兵,那他们也更能乐意冒险犯难,不顾死亡啊!”
王肃,是王朗的儿子。
九月,皇帝下诏,命曹真等班师。
8、
冬,十月十一日,皇帝回到洛阳。当时左仆射徐宣留在洛阳处理政事,皇帝回来后,主管官员将徐宣批示的文书呈给皇帝审阅。皇帝说:“我决定和仆射决定有什么不同!”不再审阅。
9、
十二月,改葬文昭皇后甄氏于邺城朝阳陵。
10、
吴主孙权声称要攻打合肥,征东将军满宠上表,征召兖州、豫州诸军集结,吴军随即退还。皇帝下诏撤军。满宠认为:“贼军大举而进,突然又撤回,这显然不是他的本意,必定是假装撤退,让我们也罢兵,然后他转头乘虚而入,攻我之不备。”上表要求不撤军。过了十几天,孙权果然卷土重来,攻打合肥,占不到便宜,回去了。
11、
蜀汉丞相诸葛亮任命蒋琬为长史,诸葛亮数次外出,蒋琬总能足量供应粮食和补充兵员。诸葛亮总说:“蒋琬忠雅,正是能与我共赞王业之人!”
华杉版资治通鉴【655】知难而退。2019-11-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