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关键是留住人才
最近几年,农村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硬件的建设。农村学校的校舍很难找到以前破旧的教室,或者是破烂的桌子。以前关于农村校舍的描述,在现实中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农村学校几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偏远的地方也都会是砖混结构的大教室。学校的各种功能室齐全。
可是,这样漂亮的校舍,没有能够让农村的教育有活力,反而更加的萧条。我们可以随意的走到各个村庄,我们会发现很多漂亮的校舍已经空置,或者是很多学校即使还在使用,已经没有往日的活力和生机。没有一个人愿意从小让孩子背井离乡去远方求学,但是,对于优质资源的渴望,对于孩子成才的愿望,迫使家长将孩子一个个的转到其他的学校,不惜一切代价。这个艰难的决定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学校的好老师一个个的走掉了。剩下的老师已经对于学校教育没有激情,只是混日子。我们如果细心的观察,我们会发现还坚持在农村教育第一线的全是老弱病残。曾近的代课教师,通过转正考试,依然坚守在农村的学校里。
这多少年,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独这些坚守在一线的老师没有变化。每一年都会有相应数量的年轻人通过各种国家项目加入到教师队伍,流进农村的教育队伍。农村教育好像人的血管,是出于末端,血管的血液已经接近干涸,可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这血液好没有危及性命。马上干涸的血管,难道靠一点点,一点点的补充血液就能够挽救生命吗?每一年补充的年轻老师,过不了一两年还是会一个个的离开农村教育。年轻人有的去了县城,有了转了行业,有的放弃这份工作。总之,农村教育不能够吸引年轻的老师。
农村教育本该有自己的特色,可是,由于应试教育和各种考核的重压,让农村教育失去了自己的本色,去追逐本不是自己强项的成绩。现在,农村的教育已经失去了农村教育的本质。在应试教育的强迫下,行政的胡乱干扰下,农村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我们的家长们为了追求更高的成绩,追求更严格的管理,追求更多的优质资源,一个个的放弃了农村教育。
农村的学校学生开始变少了,老师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也开始慢慢怀疑自己的能力,也开始寻找各种机会离开这个地方。我们的行政部门利用简单的考核机制,让农村的教师感到了某种压力,可是,找不到丝毫的成就感,丝毫的尊严感。逃离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这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每一年国家花大量的财力招考各种形式的老师补充农村教师队伍,可是,每一年都会出现农村会大量缺少老师的怪现象。我们的农村学校缺少能够坚持下来的老师,尤其是好老师。现在,各种政策都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能够让农村教育起死回生。农村教育的苏醒,需要一批献身农村教育的优秀老师,而不是靠各种政策强逼的支教、定岗,或者是轮岗,有几年农村教育经历等。
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