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后感| 北方的童年——《呼兰河传》

读后感| 北方的童年——《呼兰河传》

作者: 徐徐图之Q | 来源:发表于2017-08-06 22:26 被阅读0次

    书作者:萧红

    作者简介: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通过写呼兰河城里“我家”周围的人情百态,写出了生活的艰辛与麻木,写出了“我”的童年生活。也有人将其与沈从文的湘城作比较,沈从文写出的是湘西是幽美的,令人向往的;但是萧红的笔触是现实的、“残忍”的,人的灾难与死亡呼之欲出,最后将死亡信息送到你面前的时候又变得那么的轻描淡写,而你已陷在其人物命运的悲哀感慨中。直面现实的惨淡真的是需要真的勇气和气魄的,有时候直面现实的另一个角度解读就是要漠视啊,生活还要继续……

    白描:二十世纪十几年代(恰好最近在看《唐顿庄园》,相比唐顿庄园的奢华,中国北方农民的一九一几年真是惨不忍睹;对比《北鸢》二三十年代的南方和天津,生活在租界里的大家族又是另一番景象(《北鸢》里的生活仍是富足的))中国北方人的生活,在白描刚刚兴起的时期,作者文中的描写是相当朴实、逼真的。后院园子就是整个童年的世界,其中的花花草草、瓜果蔬菜及鸡鸭鼠兔等等鲜活、生动,似乎在这个园子里童年的“我”在自己的世界里也是自得其乐的。

    作者视角:大多数是第三人称的俯视,小小的我作为旁观者,书的开始甚至让我很难有代入感,太多环境描写铺垫、也没有具体的人物,笼统的介绍卖油的、卖面的、卖布的、赶磨的,后面出现了祖父及我家的租户,文章变得更有意思了。

    祖父:从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我的家在当时还是相对富裕的,祖母黑漆漆的储物间里能够翻出很多古旧的富贵物件来。祖父能够随口教我几十首诗,并且在适当年纪开始讲解,说明祖父在当时也是个文化人。并且祖父对我的宠爱,使我相当依恋祖父,几乎我的童年就是和祖父在后院里度过的,几乎没怎么提到祖母和父母,但是时时有祖父的身影。不仅祖父在我身边,能够及时给予我疑惑的解答;同时,在周围的人的生活里,祖父也是有威望的,他能够给予他们意见与帮助。祖父的慈祥、宠爱使我的童年不那么孤寂。

    生存:

    冯歪嘴子:死了老婆,留下两个儿子,一个四五岁,一个几个月的,他还是憨憨的,生活需要继续,他的孩子虽然在别人眼里是同情的,可在他的眼里,就是欢喜的。

    团圆媳妇:十二岁的小姑娘,被带到了夫家,才十二岁的人能够懂什么呢?因着单纯天真被婆婆、长辈虐待、折磨致死。垂死之际,赶车的一家人几乎使尽办法,跳大神、算命的、占卜的、歪门邪道的方法都试过了,也不管是不是违背人性(三次在开水中洗澡,洗一次昏一次)。可见着,当时人们的迷信、愚昧与无知。

    有二爷:典型的无所事事一族,不是逮着给祖父收租的差使,估计要睡大街的,即使有这差使也没什么分别,干着小偷小摸的事情,还正好被我看到。

    吃食:

    豆腐:难得吃一顿豆腐,每每吃到豆腐简直就是人间美味了;甚至日子过不下去,气馁之时想要倾家荡产吃上一次豆腐;蘑菇:屋顶上长了蘑菇就是天大的运气,吃到蘑菇的别提有多骄傲;瘟猪肉:借着“水坑坑死过猪”的理由给穷苦人家买便宜的瘟猪肉以掩饰,为着明面上的好说话,暗里上的心理安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后感| 北方的童年——《呼兰河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in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