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

作者: 同闻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18-07-19 23:45 被阅读61次

最近,“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这两句古言,因接连被习总在讲话中数次引用而名闻天下。

这两句语出秦国宰相吕不韦编纂的《吕氏春秋·诚廉》。原典为: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坚与赤,性之有也。性也者,所受于天也,非取而为之也。豪士之自好者,其不可漫以污也,亦犹此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石头可以被破碎,但无法改变它坚硬的本质;朱砂可以被研磨成粉末,但无法磨灭它赤红的颜色。石头的坚硬和朱砂的红色是它们天生就有的本性,而本性来自上天的授予,不是可以任意选择变更的。洁身自好的豪士,其名节也像那些石头河朱砂的本性一样,不可玷污。

《吕氏春秋》以石坚、丹赤为象征,比喻那些品质高洁的人不会因为外界压力而改变自己的操守。虽肉身磨灭,而精神永存。书中用伯夷、叔齐不是周粟,饿死首阳山的故事进一步阐明这个道理。

名节操守,理想信念,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人的“本性”。大雪压松,不改其四季葱茏的本色;狂风漫卷,不改其九天翱翔的征程,是鲲鹏的志向。古人从大自然获取灵感,认为天地之间,虽品类万殊,都有其“本性”。而这本性是难以改变的。

类似的语句还有: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这段话语出北齐刘昼的《刘子·大质》

这段话的意思;丹砂可以磨尽,但是难以磨掉它的颜色;兰花可以烧光,但无法消散它的的芬芳;玉石可以打碎,但是改变不了它的洁白;金属可以销镕,但不能改变它的刚性。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境遇,不同的人,而有相同的比喻,正所谓: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非虚言也。

相关文章

  • 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 诫子书

    石可破,而不可夺其坚。 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赤。 心可碎,而不可夺其志! 人立志,恒持久,坚韧不拔且骨气硬,何愁天地...

  • 废柴江湖第11季诗词组16号,题目男儿当自强

    石可破,而不可夺其坚。 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赤。 心可碎,而不可夺其志! 人立志,恒持久,坚韧不拔且骨气硬,何愁天地...

  • 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

    最近,“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这两句古言,因接连被习总在讲话中数次引用而名闻天下。 这...

  • 吕氏春秋.季冬纪 .诚廉

    【原文】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坚与赤,性之有也。性也者,所受于天也,非择取而为之也...

  • 每日一言(316)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出自《吕氏春秋》。意思是,石头可以被打碎,但无法改变它坚硬的质地;丹...

  • 当诚信遇上店铺无人照看······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石头的坚硬与丹砂的红色,都是它们的本质,不可以轻易改变。作为人也应该如...

  •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把自己的梦想作为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不辜负美好的时光、美...

  •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近日阅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习近平新...

  • 经典语句

    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mx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