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客孟尝君》出自先秦的一位无名氏之手,我通读了这篇文章,感受是:文章的语言粗犷,且带着巧妙的构思,给人的感觉就像墨子设计的机关;而思想和逻辑清晰顺畅,一气呵成。总体说来,《冯谖客孟尝君》更像一篇政治寓言,体现了中国文化之源的真正面目。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应当尊重礼遇他人,才能吸引人才。且听我徐徐道来。
古代的文人墨客,总是在规规矩矩中带有些许的狂放不羁,其中集大成者就是李白,而冯谖和李白在性格上就有相似之处。
在《冯谖客孟尝君》中,有几句话很能体现文人的狂放不羁,如: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这几句话,看似是一个落魄文人不知天高地厚的狂放之词(文中说“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在我看来则暗藏玄机:是冯谖在试探孟尝君。
有个齐国人叫冯谖,生活拮据难以生存,希望成为孟尝君的门客,请人约与孟尝君见面。孟尝君问他:“您喜欢什么呢?”他回答说:“我没有什么喜欢的。”又问:“您有什么才能呢?”他回答说:“我没有什么才能。”
试想,在不了解冯谖之前,或许人们都会把他当作“无能之人”看待。而文中开篇,冯谖也说自己“客无好,亦无能”,表明自己的身份是一个“无能之人”;这是出于试探的目的,更是一种带有无所畏惧和狂放之心的坦诚。我认为这种存于理想中的坦诚,正是中国很多古人所追求的。后来孟尝君皆应允,体现出其胸怀宽大能容人,当然这种写作手法也为后来冯谖的“一鸣惊人”做了铺垫。
后文说: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这段话的意思是:
因为冯谖成为了孟尝君的门客,并没有什么作为,其他的门客都认为冯谖是一个“草具之客”,给他最低档的饭菜吃(饭菜中没有鱼肉)。住了一段时间,冯谖便靠着柱子弹剑放声而歌:“长剑我们不如回去吧!连鱼肉都不给我们吃!”孟尝君听说了,便说:“给他鱼吃,把他看作中等门客。”又住了一段时间,冯谖又弹剑而歌:“长剑我们不如回去吧!出行都没有座驾!”其他门客笑都他。孟尝君听说了,便说:“给他座驾,以上等门客的身份去对待他。”冯谖于是乘坐他的车,高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十分高兴地说:“孟尝君待我为上等门客。”此后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剑我们回去吧!没有能力养家。”此时,左右的手下都开始厌恶冯谖,认为他贪得无厌。而孟尝君听说此事后问他:“冯公有亲人吗?”冯谖说:“家中有老母亲。”于是孟尝君派人供给他母亲吃用,不使她感到缺乏。于是从那之后。冯谖不再唱歌。
试想,为一个“无能之人”,又是给他饭吃又是赡养他的母亲,还用对待有能力的人才那样对待他,这是一种多么宽广的胸怀。如果这还无法体现孟尝君礼贤下士,如果门客受到这样的礼遇仍然不知道报答,那就没有道理可言了。
冯谖为孟尝君“凿三窟”,也正是因为孟尝君是一个礼贤下士的贤明之人。这启示我们,作为“伯乐”,要尊重每一位“人才”,无论这些“人才”是否是“伯乐”此时所需。天长地久,即使是地位崇高的长官也有需要外界帮助的时候,而那些人是否会帮助“伯乐”,就应看“伯乐”对待他们的“情义”如何了。
文章中,孟尝君作为“战国四君子”,礼贤下士,门客遍布天下。关于孟尝君,有一个故事这么说:
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也给门客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几千人,每当孟尝君接待宾客,与宾客坐着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侍史记录他与宾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宾客亲戚的住处。宾客才离开,孟尝君就已派使者到宾客亲戚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的质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田文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因此,贤士们都情愿归附田文(孟尝君)。孟尝君对于来到门下的宾客都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宾客人人都认为孟尝君以礼待人、与自己亲近。
暂且不论孟尝君其品格之高低、身份之贵贱。孟尝君礼贤下士,对待人才,他能把自己的食物与其他人相比对,作为君子,他不因自己地位高而贬低对方,平等的对待门客,也是因为这个优点,使他门客遍布天下。
在古代,“明君”指贤明之人。从古遍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至今,可见古人对知音的重视。在读古诗的过程中,很多诗歌都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心情。是真的没有人重用他们吗?他们的艺术成就流传至今,想必当时也是极富盛名。吸引人才的方法很多,有人重视金钱,有人重视名誉;而亘古不变的是,人才都重视“礼遇”。从礼待他们这个角度来说,孟尝君是当之无愧的“明君”。
中国古人总有一种“明君”情结,其实这种行为是冯谖在试探孟尝君。春秋战国正处在礼乐崩溃诸侯混战的年代, 那时小诸侯每天都提心吊胆为生存发愁,大诸侯又殚精竭虑为发展求计,眼里更多的是地盘、权势、兵甲。孔子周游列国,为的就是求一位贤明之君,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求索而不得。”可往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事实证明,那时明君难以寻得。中国古话云;“士为知己者死”,我仍然记得秦国商鞅变法的时候,有一位名士想报答明君(秦孝公),为了让求贤令发扬光大,甚至不惜自刎,付出生命的代价。
古代的文人们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与其他的文化很少会有交流。穷人需要依赖于科举制度翻身,而富人也不得不在官场里应酬各种规矩。从古至今,比起中央的权力,个人利益如同蝼蚁。在这种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的古文化充满了批判性和思辨性,也相对具有局限性。
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一个高层的领导者,要把组织的利益发挥到最大化,就需要人才的助阵。只有充分利用人才的威力,团结各方资源,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如何礼遇和尊重他人,《冯谖客孟尝君》就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