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清照有感

作者: 我是陈慕 | 来源:发表于2021-04-30 14:46 被阅读0次

文/陈慕

读李清照,从年少时活泼可爱的“和羞走,却把青梅嗅”,到婚后“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的娇嗔新妇,再到因为新旧两党派的相争,家道中落,她与明诚聚少离多,最后,晚年“凄凄惨惨戚戚”。一代词宗的一生跃然纸上,而从前,我只知分毫。倾慕于江徐的文笔,真的是字字生花。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用自己的感触去解说难理解的唐诗宋词,后来看到的大多都是评析,就像小时候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逐句逐字的翻译,最后还不忘来一句:“回家之后背诵全文,明天上课我来检查。”这样的解说太枯燥无味了。

唐宋两个时期,给了我们太多的背诵全文。有些东西,一眼看上去就很喜欢,有些东西,第一眼不喜欢的后来再看多少次还是不喜欢。就像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强迫着去背,也是喜欢不上的。但是诸葛亮的《出师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的《滕王阁序》,自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后来背起来也就容易很多。

小说自有它的迷人之处,有人喜欢惊险的盗墓,有人喜欢悬疑的本格推理,还有人喜欢修仙、玄幻的网络小说……但是诗词的魅力与这些是完全不同的。每字每句的推敲,字字珠玑,借景抒情的情怀,妙笔生花,从“僧推月下门”到“僧敲月下门”,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到白居易的诗改了上百遍只为门口的阿婆能够听懂。逐字逐句,都可能蕴藏了一个故事,一份感情,一种哲理。

读史使人明智,那么我在想,读诗词能让人静心吧,静不下的心是读不进去诗词的。需要放慢时间,放下一切浮躁,去细细品味诗词中的美感。

相关文章

  • 读《李清照》有感

    说起李清照,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一位古灵精怪、率性而为的娇俏女汉子。她的一生既有夏花般的绚烂,也有秋叶般的凋...

  • 读李清照有感

    文/陈慕 读李清照,从年少时活泼可爱的“和羞走,却把青梅嗅”,到婚后“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的娇嗔新妇,再到因...

  • 读《李清照传》有感

    时光陈旧后,满眼皆是荒烟凄草。却还有人于风前月下,说着岁月窕窕。经过风雨飘雪,仍能与时光对欢,必是深爱这人...

  • 读《李清照传》有感

    关于李清照,我更多的想到的是她是个婉约词人,在我眼中,她是个多愁善感的女子,她比下的“凄凄惨惨戚戚”让我印象深...

  • 读李清照传有感

    在还没读《李清照传》之前,李清照给我的印象只有晚年的孤苦悲凉。我对她昔日的点滴却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她原来和赵...

  • 读《李清照传》有感

    《漱玉词》存易安魂, 传奇人生赛须眉。 也曾闺中小儿女, 梦中求偶定终身。 志同道合神仙侣, 金石趣中铭身志。 可...

  • 读《李清照传》有感

    婉约才女多坎坷,锦瑟年华似流水。 风姿绰约青梅嗅,赌书泼茶两清欢。 刹那沧海已桑田,前尘往事成荒丘。 独倚西楼冰冷...

  • 读李清照词有感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 读李清照词有感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

  • 读《李清照传》有感

    在同学们的一次聚会上,一位同学形容我很像宋代的李清照,真是感谢这位同学高抬我了。 这几天有机会认真阅读了李清照传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李清照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vn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