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上周因心中存事,感觉自身能量消耗过多,整个人倦怠又疲惫,回家这几天依然迷迷糊糊的,索性躺平。
对我而言,最舒服的躺平方式就是读闲书,没什么目标,逮着哪本算哪本,翻到哪处算哪处。
季羡林是我喜欢的一位作家,读他的书总是能让我在平凡又琐碎的日子里咂摸出一丝甜味来,感觉到活着的美好。
今日读先生一篇小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篇文章讲述先生四十年后重游德国时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的感受。
文中写道德国人爱花,走过任何一条长街,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所不同的是德国人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颇有一种中国人所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我没有去过德国,但想来这样一个愿意将美丽奉献给别人的民族,愿意共享美好的民族,能制造出以精细、品质和严格而著称的机械、工具、仪表也就理所应当了。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与这个世界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实现交互,输入和输出,“1”和“0”不断地迭加、变异、进化形成千变万化的数据,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我们每个人每天可能都会在百度或者谷歌,当然现在还有知乎、某书等等搜索引擎搜索我们想要的资料、信息等等,也会在某些帖子下回复我们了解的知识或者信息。这是每天都在自然而然发生的日常,就如我们每天都要呼吸一般。
如果说看不见的网络是个花园,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花匠,我们种下的信息就是种子啊,你在家里种花,赏花的人在外面看你。
真是神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