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郭珲峰,本科学历,中文专业,一级教师。恪守“踏实做事,认真做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信条,勤勉耕耘探索于小语教学之中。先后主持参与完成多项课题研究工作,在中省期刊报纸发表文章数篇。
“语文课不能得鱼而忘筌,‘要由重内容’转变为重‘形式’,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起关注课文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如何变得‘精确妥帖’的习惯,从而提升语文素养。”当读到朱煜老师《是内容还是形式,这不是问题》文章中的这段话时,笔者的理解还是比较浮浅的。汤会娥老师的一节《湖心亭看雪》示范课精准地帮助笔者通透了这个难题。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汤老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紧紧抓住文本中的“一题一字二句一话”,通过深度赏析,全面引领学生体会到了作者落寞孤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也让内容与形式的“精确妥帖”深深地印入笔者心里。
课题中的“看雪”是汤老师的课堂切入点。课始,一个为什么是“看雪”而不是“赏雪”问题的抛出,便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作者虽寒夜踏雪,但却毫无赏雪的雅兴逸情和喜悦之感,虽然这样的理解是没有支撑的、相对肤浅的,但是为学生后续理解文章做了情感铺垫。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是课文中唯一一处作者直接表达自己孤寂的字,这一字如果不是汤老师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了,它便从学生的眼里悄悄地溜走。大雪三日,人鸟俱绝,这该是何样渗入骨髓的森然寒意与孤寂。此情境之下,作者却“独”往看雪。一个“独”字的剖析,学生慢慢地感受到了作者虽与船夫等两三人同往湖心亭看雪,但却与他们难以有心境上的相契与交汇;一个“独”字的深入解读,也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了作者看雪时“孤而无朋”的悲凉。
对课文中“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的理解,汤老师设计了对比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与“天、云、山、水,上下一白”的对比发现:原文迭用三个“与”字,让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了起来,生动地展现了天空、云层、高山、湖水之间互相交融、难分难辨、白茫茫一片的生动景象,这也正是作者雪夜想要看到的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景象。而缺少了“与”字的句子,则像一件拼补的百家衣,界限鲜明,缺少了生命的活气与远近高低的错落韵致,也不符合彼时彼地作者身处的时空情境。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认识,汤老师继续采用了对比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将四个量词“痕”“点”“芥”“粒”与“道”“座”“艘”“个”进行对比发现:“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构成了一幅“上下一白”环境之下的巨幅中国水墨画,画面极富形象性和层次感。随着作者视线的转移,景物从大到小、从小而更小不断地变化,衬托出了小船在雪夜中孤单、缓缓地前行,人在苍茫天地间如米粒般的渺小,也充分地展现了作者“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沧桑心境。而换上“道”“座”“艘”“个”四个量词,立即让画面和文字缺失了原有的灵动和美感,也无法折射出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大部分学者认为,文章最后借舟子之口,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体现了作者雪夜遇知音,强饮三大白的通达和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汤老师的解读并没有停留于此处。她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从金陵客与作者雪夜不约而同前往湖心亭,金陵客有备而来、结伴同行,还带上了好酒,而作者本应“酒逢知己千杯少”,不醉不归,却强饮三大白便立即离去等细节,体会金陵客虽“痴”似作者,但其“痴”仍与作者之“痴”有所不同。
下课铃声已远,笔者还有些意犹未尽。口中吟诵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却不由自主的想起“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多年以前,宋代苏轼月夜欣然起行,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只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笔者在想,多年之后,作者张岱看雪的缘由也许和苏轼是一样的。三日大雪之后,天地白茫茫一片,人鸟俱绝,他便想去湖心亭看看雪,其实,他哪里是去看雪,他是去看一个和自己有着同样情怀的老朋友。那个如他一样孤单、洁傲的雪,才是他于天地间唯一的知音。
是为“看雪”,而非“赏雪”。也许这样的想法颠覆了大部分人对文本原有的认知,但这样的认知也似乎更符合作者张岱挥笔写下“湖心亭看雪”这个标题的深意,以及吟唱出《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时的心境和情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