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文字的美丽来

作者: 灵宝0064强红瑞 | 来源:发表于2019-10-28 19:14 被阅读0次

        我要点评的是“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周启勋老师的《湖心亭看雪》一课。

      老师从“湖心亭”的位置导入,说古语有云:品西湖者,雪、雨、夜必居其一。学生根据资料介绍作者时抓住关键信息,作者是明末清初人,代表作品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抓住其中的两个词:梦忆什么?梦寻什么呢?总领全课。

      文言文绝对不能跳过的事,对“言”的理解把握,首先教师范读,教师的朗读字正腔圆,感情饱满,特别能感染人。然后学生放声自读,关键字词要读准,然后大屏幕出现几个重要的字音:更定、拏、毳衣、沆砀等;接着让学生根据课下注释自读自译,有疑问可问周围同学,屏示重点词句的理解。从检测“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人去赏景,景中有人,景中有情,提炼出景、人、情,三个字,下面的教学就围绕着三个字进行。

        欣赏痴景。让学生品读,让你脑海中浮现画面,并欣赏这幅画面,结合某句话某个词感受到什么样的美?学生从“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绝”字体会到了万籁俱静之美,老师点拨除了“静",大雪下的很大,天气很冷,应是“冷寂之美”。从“天与山与云与水上下一白",感受到了天水合一浑然一体之美。“雾凇沆砀”的水云迷蒙之美。在这里老师引申出中国文化中的朦胧美,并举例: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具有朦胧美意向的诗句加深学生的印象。“湖心亭一点"学生感受到了清高孤傲之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体会到苍茫天地中人的渺小之感,作者补充苏轼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在这里给学生讲解了白描手法,并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进行验证。

        品读“痴人”。明确张岱看雪的时间“更定”是晚上八时左右,正是寒气倍增之时。启发学生如何理解大雪之后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往”。体会张岱想一个人看雪,不想见人,也不想被人见的那份遗世独立,站在雪景中那种天人合一之感,冰雪只能阻挡凡夫俗子的脚步,却阻止不了张岱看雪的情趣,那份高雅独立,是世俗之人所不能理解的。激发学生思考:文末舟子的出现和前文“独往湖心亭看雪”矛盾吗?启发学生理解张岱是孤傲之人,是文人雅士赏雪,而舟子划船同往,只是同道而不同心而已。顺势引出了不想见人,却偏偏遇见了“两个金陵人在喝酒”,由此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感悟“痴情”。品析“余强饮三大白”中的“强”字。进而理解“斯人如彩虹,遇上方知有”,“黄金万两容易得,知音一个也难求。”遇到了知音,酒量不行也要喝,酒杯再大也要喝。这里老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张岱“问其姓氏”,对方回答是“金陵人”,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答非所问。启发引导学生金陵是南京,那是明朝的故都,文中用的年号是“崇祯五年",写本文时已是清朝,作者回忆自己的往事,蕴含着的故国之思,亦或是他乡遇乡音的惊喜吧!最后首尾呼应:作者梦寻是什么?故乡之景,故乡之美。梦寻的是什么?对故国的情思。最后老师用“一字诗”总结了全文:一人一舟一毳衣,一湖一雪一天地。一亭一酒一偶遇,一问一答一痴意。

        课堂之结构清晰,从“景、人、情”三方面去架构课堂,既重视了“言”的理解,又重视了“文”的品味。

        课堂之美味蕴藉。引导学生欣赏从字里行间散发出的无与伦比的美,学生反复玩味涵泳。

          课堂之质疑解惑。抓住文本中两处矛盾之处,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去体会作者的孤傲独立,感受作者的故国之思。

          课堂之遗憾不足。教师急于拓展延伸,不断地着急打断学生的回答,如品味诗歌的朦胧之美,补充了《泊秦淮》和《黄鹤楼》的诗句,出示白描手法后补充《天净沙 秋思》,都有些操之过急。

          对于一篇意味隽永的美文小品,恰如享受美食一般,激发出我们的味蕾对美食的感受,享受美食带给我们的愉悦和快感,我想享受美文亦是如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出文字的美丽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xi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