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一章 倒计时265天
<爱子 吾之拙见>
昨日看到朋友圈一篇文章《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无用的!》文末有这样一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必心怀远见,必高瞻远瞩,必能一切从孩子更长远的未来出发。
文章的观点肯定是有道理的,只是,把所有父母都赶上了审判台,判个子丑寅卯,我觉得未免“太狠心”,毕竟父母爱孩子是肯定的。
天下有多少父母,就有多少个样子的父母,没有重样的。因为每个家庭都不一样。父母未必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每个家庭都希望孩子能过得好一些。只是怎样是好?各人的见识不一样罢了。
我考大学的时候,我爸说:“可惜麒麟没有大学,不然只要考了个大学,越近越好。”父亲的眼界绝对是低到了尘埃里,但是那一颗盼着女儿一直待在他身旁的心愿啊,也低到了尘埃了。我大姨家的两个女儿都去美国留学,然后就留在了美国。有一年我大姨做个脑部手术,基本上都是我小舅夫妇俩照应的,女儿们也帮上什么忙。我父亲因此一直感叹:哎!名牌大学、出国留学这些名声是好的,但是并不如我实惠啊。我女儿毕业去了医院工作,我打个喷嚏,她都能照顾到。父亲的眼界只是他身边一圈人,但是他爱我的心是不容置疑的。
我的眼界也是从身边一圈人开始扩展的。我自小很亲近的姨妹就读南大的时候公派去了法国留学,几年后回上海外资企业稳稳的白领阶层。在跟她的交流中,我第一次感受到一个更大更高更远的世界,以及自己的渺小。人各有志,不是所有人愿意或者能够登上山峰,但是,没有登上高峰的人绝对不该自夸山脚下这边风景独好。有能力站上山顶的人才有资格评判每一处风景的差异,即便最后做出回到山脚下的决定。
我又要打比方了,我觉得这好比有钱人和奢侈品之间的关系。
我刚和芊爸谈恋爱那会,他二姐带我去上海,我第一次接触到奢侈品,第一次知道一个gucci的包包竟然要一万+。震惊之余我暗自揣测:那可是我一年的工资收入啊!不就一个包包嘛,我就是有那么多钱我也不会这么浪费。我即便有这么多钱我也不会买这么贵的包包!我即便是有这么多钱我也不会买这么贵的包包!!
这恰恰就是一个没钱的人才会反复强调的话。
后来,虚荣心作祟,我有过一段时间特别想要一个LV的包包,觉得一万多的LV背在身上,我就一步挤进有钱人的行列。终于有了一个,背在身上却是特别不自在,还总是会不小心与门框啊桌角啊这些条条框框边边角角起摩擦,把一颗小心脏都磨得毛边了。更要命的是,仿货那么多,就怕别人不知道我这个是真品。
如今想来,都是因为拥有跟我能力不匹配的物品所产生的不自信闹的。
有了足够的钱,买不买LV都是有钱人,随便拎个布袋也还是有钱人。没有足够的钱,买了LV背了Gucci,也成不了有钱人。有钱没钱是口袋里的底气,不是背包上的LOGO。
同样,在学业上事业上登上了高峰,有了足够的能力,去外面的世界看了看走了走,哪怕最后选择回小县城工作,那也是一种人生的选择。没有能力没有机会出去走走的人,总念叨着还是家里好,就跟我当初买不起LV还硬说我有钱也不买LV是一样一样的。有能力没能力是内在的底气,不是工资卡上的数字。
孩子,我和你都不喜欢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说教,大家都懂的道理,为什么自己没做到,只让孩子做?我只想对你说:孩子,外面的世界据说很精彩,趁着你年轻有力气,尽量爬高一点走远一些,阅尽千帆、洗尽铅华,归来的少年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都是欢喜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