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镣铐,高昂着头颅,配上“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不朽名篇。提及文天祥,这恐怕是八成国人脑子里映出的画面。一个不怕死,甚至一心求死的民族英雄形象,赫然张立在季宋蒙古铁骑飞扬的尘土中。
立德、立功、立言,古之所言三不朽,文丞相一人即占了两样,也就难怪千年来活成了“脸谱化”的圣人。
可是,真的有人不怕死吗?
与印象中文天祥一心求死不同,历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他,也曾想过活着。
《宋史文天祥传》:“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
国家灭亡,我应当以死殉国。假如你们宽大,允许我回归故里,做个道士,将来以世俗外的身份做一个顾问,是可以的。这是文天祥在被押送至元大都之后,面对招降时说的一段话。
颠覆认知吗?“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听起来不舒服吧,可这才是人之常情不是吗?
当我们回顾这场文天祥一个人的战争。被俘之时,文曾多次求死不得。
第一次自杀“天祥吞脑子,不死”。“脑子”即为冰片,大量服用会造成呼吸衰竭。
尔后“不食八日,不死”这是文天祥第二次自杀,绝食八日依旧没有死。
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至此,恐怕意志再坚定的人也会动摇一心求死的决心,故此有了前述的“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
当然,历史没有给文天祥做道士的机会,最终叛徒进献谗言,阻止了忽必烈放了文天祥的念头。从而开启了文天祥长达四年的牢狱之灾。
文天祥曾经说“此身未死之前,皆是报国之日”,他说得到,也做到了。四年之中,不死亦不降。不似刚刚被俘之时他只代表自己的立场,此时的文天祥更具备了某种象征意味。
都城临安失守,他没有死,因赵宋宗室犹在,仍有望复国。崖山之战十万官民投海,不死,因元未稳,宋仍有机可立。看着大宋一点点覆灭,文天祥的“不死”代表着大宋最后的火种,“不降”彰示着宋朝官民最后的抗争。但至元之基业大成,宋之宗室尽亡,绝无楚项羽卷土重来之机,才从容赴死,殉国就义。
没有人一开局就知道自己的方向,谁也不是一开始就想好要当圣人。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也是在一次次选择与犹豫中成为了更好的人。
在文天祥死后,人们在他的衣带中发现一首诗:“孔子成仁,孟子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
如果可以,我当然也想活着。但如果国家需要,我甘愿赴死。我想这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