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自尊,何为尊重?最简单的说尊重就是对待他人的态度,自尊就是对待自己的态度,那么尊重他是否有一个境界,自尊他又是否也有一个境界呢?我们应该如何区分不同的尊重和不同的自尊?
首先来说尊重,比如有一只狼,他臣服于自己的狼王的脚下,这是否能被称为尊重呢?其实是不能的,因为这只狼所做的行为都是根据自己的本能脑而做出的决定,而我认为要说尊重就必须有理性的觉醒,这样本能做出的行为,又怎能有可能有理性的掺杂呢?既然这样的行为也就不叫尊重,而应该成为畏惧(怕狼王把自己干掉,所以才这么做)
因此尊重就必定是理性带来的结果,当然尊重也不应该止步在理性,因为尊重还可以往上再德性的层面。
理性层面的尊重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其实也就是从合理性的角度去考虑尊重的问题,人和人都是社会的动物,也必定会处在社会这个群体之中,那么在社会中如何交往的问题,也就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在理性层面思考的,既然如此,当我去尊重别人,别人也去尊重我,这就应该是一个合理的社会的良性互动,这也就是一个理性的人在尊重别人的时候的动机。
那么人类为什么要从理性的自尊超拔到德性的自尊呢?其实因为就是每一个人在不断立己的过程中,随着自身生命的超拔,自然处事态度也就会发生关键性的改变,这其实是和个人的生理状态以及对于世界的处事态度有关。
就比如说阳明很尊重孔子,你能说是因为杨明为了维护一个社会本有的,一个理性的秩序而去尊重孔子吗?很明显,并不是,而因为他从一个德性的角度尊重这样一位圣人。
不过我们已经对他人保有了尊重,其实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尊。自尊也是你一个人能够在社会中立起来的一个很重要的根本。
如何尊重一样自尊,也应该是由理性启蒙为基础的。那么一个处在5,6岁,正在用自己的手去摸索着探索世界的孩子,到底算不算是有自尊的呢?如果从理性的判断标准来说,他现在是有理性启蒙的,那么也就可以说他的自尊是开始慢慢展现的,虽然和一个初中学生探索世界或者承认探索世界的原因不同,可他其实就是我们自身的自尊的萌芽。
可自尊实际上也是需要有实力为基础的,就好比那一句:“艺高人胆大”,往往那些没有技术的人,除非是对于自己的生命实在太不自知,否则可能会陷入的是自卑。
自卑往往带来的是负面的影响。有些自卑的人可能就会就此沉沦下去,还有一些人,他也想要通过别人的肯定来获得自尊,可是他并没有这样的实力,所以就往往会用一些物质的炫耀的方式来获得一种虚荣,在强者那里获得虚荣,在作者那里获得优越感,看起来活得很自在很逍遥,可其实也是在自卑这条路里,走得越来越远。
其实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往往自卑的人都想通过别人的肯定来重新获得自己的自尊,可是自尊竟然成为自尊,就应该是自己尊重自己,如果自己的生命仍然处在一个超拔的状态,那么为什么要和其他人比呢?因为永远都有比你强的人,如果一直和外界的世界去比,那永远可能都处在一个自卑的状态。可是如果我们愿意和先前的自己来比较,发现自己进步的优点,这其实也就能慢慢从自卑中走出来,走到一种重新自尊的状态。因为“自”尊永远都不是“别”人给你的。
所以,只有真正明白了自尊与尊重的意义,才能真正在这个世界中立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