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六三)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辨脉治疟/疟母●鳖甲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六三)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辨脉治疟/疟母●鳖甲

作者: 火帝养生 | 来源:发表于2023-03-28 13:08 被阅读0次

【原文】疟病结为癥瘕,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名疟母, 急治之。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 宜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方】   鳖甲十二分,炙,乌扇三分,烧,即射干, 黄芩三分, 柴胡六分 ,鼠妇三分,熬 ,干姜、 大黄 、桂枝、 石苇去毛 、厚朴、 紫葳即凌霄 、半夏 、阿胶各三分, 芍药 、牡丹去心 、蟅虫各五分 ,葶苈 、人参各一分, 瞿麦二分 ,蜂窠四分,炙 赤硝十二分, 蜣螂六分,熬 ,桃仁二分,去皮尖, 研。

上二十三味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俟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 煮令泛滥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千金方用鳖甲 十二片,又有海藻三分、大戟一分无鼠妇赤硝二味。

我们中医有一句话叫:无痰不疟。有疟病一定会有痰,所以,我们在治疟的时候,就是要用去痰的药,这是中医治疟的不二法门。

温病派看到什么病都是阴虚,结果一看到疟,往来寒热,用阴虚的方法来治他,就会造成心下痞,胃一定会有问题,这个绝对不可以把疟当成阴虚来治。

经主家与温病派在处方的时候,看到阴虚的症状,处方是不一样的。同样诊断为阴虚,温病派会开滋阴的药,经方是让阴自回,开阳药,让病人的体能功能恢复,让他阴自回,可以从食物里面取得真正的营养,这才是真正的把病治好。

如果没有把病人的脏腑功能恢复过来,一直在开滋阴的药,病人的肠胃不能吸收,这样就会造成心下痞

“疟病结为癥瘕,如其不差,当云何?”癥瘕,就是硬块,疟病结成硬块停在腹中,如果不好,应该怎么解释,怎么来治疗呢?

“师曰,此名疟母,急治之,”老师回答说,如果是疟病结成硬块在腹中,如果不好,这是疟母,应该赶紧医治。

“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宜鳖甲煎丸”这就是告诉我们,如果这个疟是一个月发一次的疟,没有治疗,光是让病自然而然的恢复的时候,大概两个礼拜自然而然的会好,如果两个礼拜没有好,再等两个礼拜。遇到这种疟,就用鳖甲煎丸来治疗。

第一个疟病发现发生的现象叫疟母,一般疟病会集中在一起成为疟母,这个鳖甲煎丸,很少用过,所以,我们看看,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因为以后,你也不会碰到,后面会留一个伏笔,万一碰到了怎么办?

这个鳖甲煎丸处方,是不是张仲景的,是不是经方,都存在着怀疑。

鳖甲,经方里面有,乌扇,就是射干,黄芩,柴胡,鼠妇,干姜,大黄,桂枝,石韦,厚朴,紫葳就是凌霄花,半夏,阿胶,芍药,牡丹,蟅虫,葶苈,人参,瞿麦,蜂房,赤硝,蜣螂,桃仁,那么多的药,二十三味药,凌霄,紫葳,蜂巢,蜣螂,这些都不是属于经方的药。我们看一下就可以了。

把这二十三味药做成未,再取灶里面的土来配合,制成鳖甲煎丸。倪海厦老师说他都从来没有用过这个处方,基本上用不到这个处方。

当我们发现疟母,疟病,按照症状来治,把痰去掉就好了。

最严重的是痰,还有血,血与痰混在一起变成一块痞块在身上,疟病有隔日发,还有几天发一次,还有定时的发,这是疟母。

相关文章

  • 3

    疟病脉证并治 先寒战,后壮热,汗出而解休作有时。 鳖甲煎丸,消补兼施。 牝疟,寒多热少。温疟,热多...

  •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金匮要略》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证二条 方六首)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

  • 《金匮要略》笔记16|疟病脉证并治(疟疾)

    这里讲疟病就是现在的疟疾,症状是忽冷忽热,中医叫“疟病”。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

  • 精读《黄帝内经》(第278天)

    【疟论篇】岐伯曰:经言无刺(火高)(火高)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夫疟之始发也,阳...

  • 📖伤寒论条文398条(全)|学习笔记📖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30条)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30~127条) 伤寒论条文抄录|学习笔记

  • 精读《黄帝内经》(第280天)

    【疟论篇】帝曰:疟不发,其应何如?岐伯曰: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

  • 《黄帝内经·刺疟三十六》顺逆的转折点

    《黄帝内经·刺疟三十六》 【原文】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 【大意】大凡治疗疟疾,应该在病没有发...

  • 起例检方流程

    脉证辨病 《伤寒杂病论》是 辨××病的脉、证,并治。 1、脉 脉象只能主观把握吗?请看《脉象干支模型》。 2、证(...

  • 读《黄帝内经》素问 刺疟篇第三十六 3——疟疾怎么用针刺治疗3

    (原文) 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血也。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

  • 起例检方流程

    脉症辨病 《伤寒杂病论》是 辨××病的脉、证,并治。 1、脉 脉象只能主观把握吗?请看《脉象干支模型》。 2、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六三)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辨脉治疟/疟母●鳖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fg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