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过去三十年的生活中,从没有看过一场“露天电影”。因为没有亲身体验过,自然就不会对它有多深的感情。我所能了解到的露天电影,无非是文学作品或是影视作品出现过的“露天电影”。文字描述得也生动、镜头演绎得也真实,但可惜,我还是体会不到那些围聚在一起看露天电影的人们乐呵呵的劲头。
没有看过露天电影,虽说可以算得上形式、心理上的双重缺失了,但我并没觉得自己错过了什么,甚至从中我还暗暗生出过几分得意:我幸运地生在了蓬勃发展的年代;幸运地生在了物质、精神不至匮乏的大城市。
大城市自然有大城市的夜生活,不到晚安时分,即便自己一个人上街也不会因为孤单感到害怕,到处都有吃夜宵的食客和跳舞的大妈,哪怕我不能随便加入他们。
我家后边有一个小广场,广场上有各种健身器械,甚至还有带槽道的棋子和棋盘。住周围的人都喜欢在饭后来这里消遣消遣练练身手。入秋之后,遛弯儿的人少了,广场也清冷了许多。一天,我下楼遛弯儿,从远处听见广场那边有笑声,我便寻着笑声走过去瞧——一群人正站在一块银幕下看露天电影。
电影放的好像是90年代的搞笑港片,围站着看电影的人一会儿聚精会神地盯着银幕,一会儿和身旁的人交流着影片的情节,和在影院里看电影没什么两样。因为是初秋,蚊子还猖狂,不少穿裙子的女人怕挨咬,不时地交替着双脚做高抬腿原地踏步,但上身和头部却始终朝着银幕保持不动。有的人看了一阵走了,后面的人立刻就补上了他的位置。有的人站累了,就懒洋洋地靠在旁边的健身器械上看。
银幕前方有个坐在石凳上认真琢磨一局象棋残局的人,他的侧影被映到银幕上放大后,显得更加专注。虽然他的大脑袋像抠图一样把银幕的一部分影像抠走了,但并没有人提醒他挪开。他时不时地被周围观众的笑声打扰,忍不住抬头也看上两眼,看完之后又陷入更深的沉思,许是下棋的思路被中断,把刚才好不容易想到的步数忘了吧。几次抬头低头交替过后,他索性放弃研究棋局,扭过脸拖着腮帮子对着银幕看起电影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108298/bf121eab64111d06.jpg)
放电影的设备很简单,银幕旁石桌上一台14寸的笔记本电脑,外加接上的一组小型音箱就齐了。操作设备的人坐在石凳上,认真地看着笔记本。 过去靠手摇放电影的放映员恐怕要太羡慕如今的放映员了。
以前,娱乐活动少的可怜,露天电影近乎是最能把大家吸引着走出家门的大盛会了。为了这难得的盛会,要撑几里的船去看社戏、冒着回程路过坟地的恐惧去看场露天电影……
现在,电影院遍布街头,当各大电影院以全新的视听享受出现,并以各种声光电科技虏获人心的时候,露天电影已淡出了都市生活,同都市男女渐行渐远了,远得和你年少时玩耍的山村与这座大城市的距离一样。
可是,也有和我一样只看过一次就爱上了楼下的这块银幕的人吧。在夜色降临、人来人往的街头的一块银幕前,你就是可以卸下这座城市给你的头衔,和很多不熟识的邻居一起在晚风中无拘无束地摆着各种姿势,肆无忌惮地笑。
当有一块银幕挂在霓虹闪烁的城市里的时候,我看到街上的行人会驻足,楼上的房客会下来,他们还是愿意站在人群里挤着闹着笑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