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着张文质写作
河合隼雄《孩子与恶:恶与创造》 :人们无意中制造了“恶”孩子

河合隼雄《孩子与恶:恶与创造》 :人们无意中制造了“恶”孩子

作者: 玛雅_7d12 | 来源:发表于2020-06-27 00:02 被阅读0次

生活中我们对待孩子的淘气、哭闹、不听话、顶嘴,等等情况,无意识的就贴上了标签,以后再遇上这种情况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提及这类标签的内涵。

这类标签不用记忆在人们意识深处,遇到孩子做什么事,不管是不是标签注明的事,大人们嘴边就会说出内涵标签的话语,做出内涵标签的事情来。

如果大人认为一个孩子不服管、太淘气,就成为了这个孩子的标签,孩子做什么都会有人认为孩子太淘气、不服管。先入为主,习惯成自然了,成自然的习惯自己很难改变,周围人对孩子的看法也不会改变。

恶孩子是人们见不得孩子有超活跃的表现,有鲜明个性的孩子往往成为人们眼里恶孩子的标签。

第一:“恶”孩子个性鲜明

给孩子贴标签对孩子影响不是一点点,河合隼雄教授在和十个成年后有成就的人谈话时,提及儿时的往事,让河合教授产生“谁都不是好孩子”的疑问。因为孩子没有按照大人们的意愿做事,大人们就加给孩子不切实际的标签,标签随时记挂在大人的嘴上,记挂在大人心里。

不是好孩子的孩子的恶是大人们的强制否定意识造成的。后来成为哲学家的鹤见俊辅出生在一个优越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人们期待着没准会成为首相的政治家,姐姐是一流的学者,他的母亲就把作为长子的鹤见俊辅当做“干部第二梯队”来培养。

鹤见俊辅不愿成为母亲希望他成为的像父亲一样的政治家,他的母亲要求他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绝对优秀。而他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为此,他想了很多办法和母亲的做法对抗,但是他无法让母亲改变大人对孩子前程的设想和安排。

如果他顺从母亲的意愿,在母亲眼里会像姐姐弟弟一样是个乖孩子,不会有被逼无奈要去自杀的举动。可惜他个性与姐姐弟弟不同,不乖,不听话,成为了他和母亲的对抗点。

成年后他回忆说:“从来都是一声断喝:你是长子。简直被整得不成人样。怎么办怎么办?真是够呛,每天都痛苦不堪。”他被逼得用割手腕、吃安眠药、吞香烟,来跟母亲对抗。

他的这种对抗,被贴上恶孩子的标签是很多人的做法。违背母亲的意愿,与母亲对抗,有谁会赞同呢。母亲的做法对与错很多人都不会去反思,大人们为孩子着想,孩子不听从、不接受、怎么反抗也没有效果。

鹤见俊辅为了反抗母亲希望他成为的优秀的人,最无助的时候以吃安眠药来反抗母亲。他的想法很单纯:在母亲眼里不是好人,那我就去死。

幸运的是他没有失去生命,他的父亲把他和母亲分开,送他去美国读书,让他离开了他无力应对的局面。或许是儿时的特别经历,他成为了一个哲学家。第三者的力量可以转化不可调和的对抗双方,孩子们有什么难以应对的事情,寻求第三方的帮助是个好办法。

他是不是在成年后对儿时与母亲水火不容的对抗进行了反思,开始研究其中的玄学哲理,作者没有给出答案。我想还是有些因素在里面的,人们从事什么研究和本身经历过的事情有某种联系。

缪可馨和鹤见俊辅的想法类似吧。缪可馨上完语文课,直接翻越学校四楼栏杆跳下去求死的做法,令人痛心又难堪。想法简单的孩子失去了生命,处事主观的大人对孩子从身边消失离世表现淡然。

大人不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孩子,怎么会了解孩子的心里活动呢。孩子简单的逃避想法,却不能留住可以绽放无限活力的生命,惨烈的事件背后是孩子只想尽快摆脱不想面对的人和事。

这和孩子的年龄有关系,十一二岁,十二三岁,对很多事情包括生死都只是概念的认知,又处于情绪化易激惹的阶段,简单单纯的想法最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当孩子从亲近的人之外的人那里得到亲人般的关照呵护时,会觉得倍加温暖,反之得到亲人之外的人的不友好对待会想办法逃避,逃避不成就单纯地以死摆脱。

第二:“恶”孩子是制造出来的,这真是个新奇的观念

不是乖宝宝的被标签所累的孩子,后来大多是有成就有建树有影响的人物,但是不是家长希望成为的那样的人物。这样的事情在条件优越的家庭很容易出现。

其实家长在孩子十一二岁、十二三岁的年龄,也不知道孩子将来会成为哪一领域的佼佼者,亦或是平庸无奇的人。但是大人们主观的要孩子按照大人的决断说话做事,大人要做孩子的拐杖,孩子不能反对。

相比于乖孩子、好孩子,那些被过早地下结论的恶孩子,儿时也不过就是异常活跃,孤僻的自我独处,万股的喜欢做一件事情,和大人意见不统一,等等。可是,大人们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大人不喜欢的是,孩子坚持去做,恶的标签很快就给孩子贴上了。制造“恶”孩子,说起来挺恐怖的,可是做起来,人们就习惯性的按照自己的做法去说去做了。为孩子好的主观意识深深扎根在大人们的思维意识里。

河合隼雄是临床心理治疗师,是日本第一位取得荣格学派精神分析师资格的人。他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很多领域著书立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心灵成长,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方面的著作也有很多。

在工作中他有比常人多得多的机会见到被大人认为是恶的孩子,他痛心的意识到被大人们认为的恶孩子,是大人们制造好孩子和乖孩子时要排除的身边的恶。

或许有一些个性强、活跃好动的孩子不被人们喜欢,一些人拿他们的某些行为与大人们眼中的好孩子、乖孩子比较,所谓的恶孩子很难被赞扬、被爱和接受。那样一些人以为只要没有了恶,好孩子和乖孩子就不会变成恶孩子。

这种想法虽然好坏分明,却在不知不觉中把有这样那样所谓恶的孩子推出孩子群体之外去了。大人们的这种过失,大人们并不觉得对孩子有什么影响,被大人们不能接受的恶的孩子,恰恰是大人们制造好孩子和乖孩子时的牺牲品。

如果大人们正确看待孩子的淘气,张扬,或是孩子特有的个性,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被人们喜欢的品行,被冠以恶孩子的孩子就不会成为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河合隼雄教授说:“跟十位这样的人物接触下来,感觉最深刻的就是,贯穿这些谈话内容的主题正是“恶与创造”。”

这十位被人们冠以恶孩子的孩子,成年后都有不凡的成就和建树。他们中有哲学家,作家,动物学家,作曲家,诗人和画家。儿时的恶或许不是人们认为的那样的恶,却被人们放大到归为恶的范围,正是河合教授所悟到的孩子的个性和张扬被创造成了恶。

这些被创造的恶孩子与成年后的人们羡慕的成功人士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河合教授没有在书里谈到那些被制造出来的好孩子和乖孩子最后都怎样了,或许那不是这本书里要讨论的主题。那么是不是能创造出恶来,才能凸显好的制造的必要呢,或许是吧。

第三: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有些人是只看表面现象的,从孩子很小就给孩子下定义,把孩子制造成大人眼里的恶孩子,却不知道大人自己有什么错。

孩子心里想的什么?孩子的潜在优势是什么?孩子需要大人提供什么帮助?大人们很少知道,也不过问。

活跃的孩子有明显的不被人们喜欢的方面,如一个孩子爱说爱动,大人们就会说:“这孩子怎么这么招人烦呐,搅得人心乱。”

如果一个孩子不爱说话不爱活动,大人又有话说了:“这孩子跟块木头似的,长大了也有不了出息。”

好孩子、乖孩子也有被人们赞许的特征,如孩子能歌善舞,小嘴很甜,做作业积极,懂事听话,大人就会喜欢。大家都会夸赞说:“这孩子乖,规矩,懂事,长大了错不了。”

七八岁,十二三岁,都是正在成长的孩子。成长阶段不同,孩子的表现也不同。他们或许有不让人们称道的地方,大人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以自己儿时、年少之时的成长经历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能给孩子客观的评价。

河合隼雄在《孩子与恶》后记里说:“书中有些话,真是想替孩子们代言。”大人无意中制造了孩子们的恶,那就扳正过来替孩子们代言,让孩子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1.放手让孩子做喜欢的事,不压抑孩子的天性。

2.把大人的姿态放低,站在孩子角度倾听孩子对事物的想法和看法,接受孩子们个体之间的差异。

3.不在孩子之间人为地制造善和恶,好和坏,平庸或伟大。

4.跟孩子一起探查孩子想要了解和认识的客观事物。

5.承认大人不总是对的。

6.孩子孩子喜欢的事,让孩子尽情地去做好了。

结语

孩子的恶是什么样的恶?多大孩子的恶是孩子的恶?恶的定义是什么?恶为什么能制造出来?恶能制造出来,好孩子和乖孩子制造出来又有什么意义?

我在读到这一章的时候,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疑问。孩子要主张自己的主张是恶的话,那大人不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一例代办、替办也是恶了。

蒋勋在《蒋勋说红楼梦》里说:“十二三岁本来就是孩子刚刚要长大的时候,很多东西还没有办法弄清楚,会很孩子气,很天真,因为正在摸索人生的状态。”

摸索人生状态的孩子天真单纯孩子气,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大人们不给孩子贴标签,替孩子们代言,证明孩子们的不成熟不是恶,而是孩子的本真表现,大人只需纠偏扶正,让时间证明孩子是不是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河合隼雄《孩子与恶:恶与创造》 :人们无意中制造了“恶”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ip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