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 敦煌莫高窟
8月24日,敦煌的早上,阴云拦住了太阳出门,与鸣沙山日出失之交臂.吃过早饭,准备莫高窟!
喜欢"敦煌"的名字,总是莫名的跟"飞天""金壁辉煌"联接在一起,长大以后践行实地小时侯熟悉的地方,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对敦煌的向往也源于对河西走廊的幻想,总觉得在那段丝绸古道的咽喉地,定有人间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

敦煌莫高窟(MOGAO GOTTOES),又名"千佛洞",始建于十六国时的前秦,经过11个朝代的修建.敦煌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在这里相遇,这也是它令人着迷的关键所在!莫高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沙漠高处的窟;另一种“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前一种象形,后一种会意吧。

主题数字电影《千年莫高》和球幕电影《梦幻佛宫》,每个片子各20分钟,展厅,音效,影片非常震憾,个中滋味抑扬顿挫,难以言表,非常值得看!
是什么力量让莫高窟的建造得以延续11个朝代,1600多年?
藏经洞里先哲的呕心力作,几代人的智慧结晶,在那个湖北麻城县逃难农民转身的道士王圆箓的手中,几近丧尽。可是你又怎能指望一个在温饱边沿游荡的斗大字不识几个的社会底层人士有什么远见,有什么情怀?!
据史记载,藏经洞中最精华的经文被法国的伯希和掠走5000卷,英,日,俄,美也都没闲着瓜分,如果从文化无国界的角度,其实在哪里得以保存就是好的,我们似乎也只能以这样的胸襟为曾经的蒙昧找到些许的释怀。其实中华文明的结晶,离开华夏大地的土壤,到底能洞开多少智慧的门窗?西方人永远不懂与参不透东方文明的精髓,因为他们没有我们与生俱来的慧根!

莫高窟得以千年建造,不畏战乱纷争,因为一个个石窟里供奉着人们的信仰!不仅是统治阶级的,更有广大人民百姓的,所以好多人自捐钱资建造。莫高窟壁画师,一种是僧官,一种是画僧,第三种是画工,这些虔诚的佛教信徒,耗尽毕生的精力,将信仰与生命一起凿进这状如蜂巢的石洞!
在莫高窟的九层楼,在斑驳的千年窟墙边,领略信仰驱使行动的力量!愿我的有生之年,可以超越物质的限制,更多的找到生命的意义,让信仰引导前行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