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像我家这种要在国外长大的娃,英文是不用愁了,倒是中文成了个大难题。通常一般做得好一点的家庭会在家里坚持说中文,娃基本上日常听说对话没问题,但是读写就很难了,基本属于文盲状态。差一点的家庭,娃干脆就不会说、听不懂中文了。
现有的解决方案
国内识字教材行不?
国内很多识字的教材基本都是针对学龄前抢跑设计的,而随着娃年龄逐渐增大,认知和语言对话能力不断提升,那些教材的内容对娃而言太幼稚,无法引起兴趣。而且自己拿那种教材教,工作量巨大,对耐心和容忍心也是个巨大的挑战。
识字软件行不?
之前大娃用过一段时间《悟空识字》,勉强认识了一些字,但不熟练,没法进行正常的阅读,书写或者拼写就更不用谈了。这类识字软件的目的和识字教材基本一致,都是为学龄前抢跑而设计的,主要的受众还是国内的娃。所以不会注重拼音、书写、词语理解等方面,因为这些东西小学阶段都会教。
送中文补习行不?
一方面是时间成本,另一方面是听说效果一般,主要还是靠家长督促坚持。更主要的原因是不认同他们的教学理念,听说大多还是沿用国内的语文教学方式,我感觉效率比较低下,没有针对国外长大娃的特殊情况设计课程。
啥都不做行不?
啥都不做最终她们就会成为只会听说、不会读写的文盲、睁眼瞎。
目标
在国外成长的娃学中文有一定特殊性,既不属于老外那种完全不懂,又不属于国内娃那种学校会系统性的教。娃们对中文理解和认知问题不大,只是读、写不行。 所以娃中文学习除了听说之外,读写部分相应的目标是:
Objective:正常文字交流
Key Result:
- 认识字:可以进行独立阅读(这样我就不用每天给她们睡前念书了😂)
-
拼写输入:现在的时代,需要拿笔写字的场合已经极少了,所以写更多指的是拼写输入,无论是在电脑端还是手机端,掌握了拼音输入法就算是会写字了。
实现了以上两点,文字交流应该也就不成问题了。
Gap分析
娃的现状是会听会说,但不认字不会写,主要的差距就是如何将她们脑子里的中文词或者概念映射到对应的汉字方块块上。
目前各类识字软件的优势在于形式(如果这算是优势的话)。它们的内容是人工设计编辑的,比如用动画的方式拆解汉字,帮助记忆;有一些小故事和游戏进行互动,让娃有兴趣进行学习。但从记忆的角度来说,这些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这类软件有几个核心问题没有解决,包括:
- 没有根据遗忘曲线进行复习,导致娃只记得最近学的汉字,学了后面忘了前面
-
没有根据按词频顺序安排学习,而是按某些版本的语文教材生字顺序。语文教材的生字顺序并不是按字的常用度编排的,主要是根据课文内容定的。汉字的总体数量虽然庞大(9万多个),但常用字也就不到三千个。根据一些词频统计的结果(例如: 现代汉语语料库字频表),认识500个高频汉字,可以读懂76%的文章内容;认识1000个高频汉字,可以读懂89%的文章内容;认识2000个高频汉字可以读懂97%的文章内容。根据《刻意练习》的原理,按照词频顺序进行学习,整个学习过程可分阶段,产出和收获都是可见、可度量的。
根据国家出版局抽样统计,汉字中最常用字560个,常用字807个,次常用字1033个。三者合计2400个,占一般书刊用字的99%,所以小学生如果认识2400个常用字就能阅读一般书刊。
- 没有结合拼音学习,有些语言学校认为拼音只是一开始入门的拐棍,一直杵着拐棍将来就总是甩不掉了。而识字软件的目的是教你认字,拼音无助于认字,所以也不教拼音。但如果把拼音作为一种输入方法,还是需要掌握每个字的拼音的。相比笔画或者其他输入法而言,拼音输入法算是门槛最低的。
- 不注重词和短语的学习。有一次和我7岁的女儿讨论我正在给她做的识字系统时,她问了一个很高阶的问题,她说:如果我字都认识,但我还是不明白意思怎么办?的确,中文就有这个问题,一个词如果你没见过,哪怕词里面的字你全都认识,你也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所以光认字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词和短语的认知。
策略
针对建立概念和汉字块块映射的需要,相应的策略就是:使用遗忘曲线迅速暴力拉升识字量,之后再通过独立阅读巩固和扩张识字阅读能力。通过密集有效的识字练习和复习快速掌握常用2500字,然后进行持续的自主阅读。
实现
具体实现时,分为每天学若干新字和复习之前所学的汉字两部分。
学习新字
学习新字时,通过拼音输入和书写来强化记忆。所有的识字软件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孩子学习就需要动画和有故事情节的游戏来吸引,这是一种对游戏化的肤浅理解。学习过程是需要游戏化,但这种表面的游戏所起的作用有限。一方面,通过动画拆解汉字来帮助形象化记忆作用不大,而且浪费时间。想想我们小时候是怎么认字的,没有人一个字一个字告诉你这个字长得像什么来记忆汉字吧?用最近新学的东北话来说就是:别整那些没用的🤪。
具体的学习过程分为6步:
第一步、跟读: 字、拼音、词组
跟读具体实现包括:
- 从网上下载2500常用字列表
- 根据词频顺序由高到低重新调整2500常用字列表顺序
- 从网上下载词典、成语列表、词频表
- 根据字从词典里按词频选取最常用的两个词及释义,以及一个成语和释义(娃昨天学了“子”字,然后问就我啥叫花花公子,我说就是成天不干啥事的人,然后她说那妹妹就是个花花公子🤣)
- 从网上下载拼音声母、韵母的发音音频,写一个逻辑把字的拼音拆分成声母、韵母,分别朗读出来,例如把dà拆分成[dē à dà],然后分别播放声母、韵母的音频
- 通过Google提供的TTS(Text To Speech)API朗读字、词组和成语
所以整个第一步,系统会朗读拆解的拼音,字、词组、成语,娃进行跟读
第二步、有提示的拼音输入
有提示拼音输入练习通过有提示的拼音输入,帮助娃记忆字的拼音输入,形成短期记忆。同时,系统依然会朗读拆解的拼音,字、词组、成语,反复通过听力增强记忆。
第三步、无提示的拼音输入
无提示拼音输入方式和第二步相同,唯一的区别是去掉了字上面的拼音标注,需要娃调取大脑中的短期记忆来进行拼音输入。目前这是娃最困难的一步,因为没有学过拼音。估计还得单独做一个拼音强化学习的工具来帮助她攻克这个难题。
第四步、笔画书写
笔画书写练习使用iPad的好处是可以直接使用手指进行书写,娃需要参照示例的书写笔画动画,进行书写练习,反复三次,每次书写完一个字后,系统会朗读字、词组、成语,反复通过听力增强记忆。笔画书写的目的不在于让娃会手写汉字,毕竟当今社会需要用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所以书写的目的更多的是帮助记忆汉字的形状和构成,比起识字软件那些象形化拆解而言,这种需要娃动手的方式更有助于记忆。
第五步、看字选音
看字选音这个环节是用来检测娃之前所需汉字的记忆情况,点击小喇叭会播放当前的汉字读音、词组,以及其他随机挑选今日所学的3个汉字。
第六步、听音选字
听音选字这个环节也是用来检测娃之前所学汉字的记忆情况,点击小喇叭会随机播放今日所学汉字的读音、词组,娃需要根据读音选择相应的汉字。
复习
使用遗忘曲线,通过在遗忘点进行复习,巩固之前所学内容。
在每天开始学习时,首先根据遗忘曲线的遗忘点日期,加载所需要复习的汉字,然后使用学习步骤的五、六步测试汉字记忆情况,如果答错了,会将记忆错误的汉字加入到“今日新学”汉字列表里面,重新进行6个步骤的学习。
效果
大娃已经学习了快两周了,每天连复习加新学6个汉字,总共不到15分钟。到目前为止尚未表现出厌烦情绪,每天的复习正确率和新学正确率都有90%以上,兴趣还算浓厚。再加上:在iPad上学习(有机会碰iPad)、是他爸亲手为她开发的(她觉得挺神奇)、承诺她坚持学3个月就给她卖心心念念的自行车(那会儿已经学了500字,能看懂76%的文章内容了😄),所以推动娃使用这个系统学汉字倒是不怎么费劲。
两周所学汉字不多,文章汉字覆盖率也不高,最终效果目前还不知道,但我给娃睡前念书时,娃已经开始尝试自己念了,目测效果应该不错。
番外篇
这篇主要说的是读写方面,其实即便是家里天天说中文,听说方面还是会有问题。因为日常家里所说的中文基本也就是吃喝拉撒睡学玩,不太会涉及其他方面,导致词组量不足、习惯说法听不懂,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不够。
这也是为什么要进行中文独立阅读的原因,娃们需要通过自己的独立阅读来补充上述方面的不足。
另外,每天晚饭后陪她们看一个小时中文语言类电视节目(与其说是我陪她们,不如说是她们陪我,每次笑翻了的往往是我不是她们🤣),包括相声小品(喜剧总动员、春晚、一起来笑吧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味道等)。主要的好处有:
- 跟上国内同时代的娱乐内容 (我估计国内的娃都不一定知道这些内容,她们每晚忙着能把作业写完就不错了)
- 扩充语言词汇
- 增加对文化的理解
- 增长知识/见识
另外,娃总归是会碰到没见过的词组,所以我在她房间搁了一个Google Home Mini,调教好了能够听懂中英文,这样娃遇到不懂的中文就可以问Google(不用来问我了):啥啥用英文怎么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