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中餐厅》节目里,杨紫再次自曝:自从加了偶像赵薇的微信后,她就把朋友圈设置成了三天可见,怕偶像觉得自己太聒噪了!
嘿,最近看不到你的朋友圈了,你过得好么?那,你的朋友圈又是因为什么而设置访问权限呢?
壹
三天可见的朋友圈
藏着一个寻求“寻求安全地带”的自己
2012年4月19日,伴随微信4.0版本出现的“朋友圈”功能,让我们的社交又多了一种新形式。我们开始在圈里分享各种动态,点赞评论。就算是芝麻大点的事,也不忘先发条朋友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2019微信公开课上,透露过这么两组数据:
1.每天都有7.5亿人进去朋友圈,平均每个人要看十几次,所以每天的总量是100亿次。
2.超过1亿的人把这个开关设置了三天可见。
原来,有很多人在默默的隐藏自己。
或许每一个设置朋友圈权限的人都经历过“不分组——分组屏蔽——朋友圈半年可见——朋友圈三天可见”的过程。
毕竟世界上多的是,怕别人知道又怕别人不知道的事。既想又怕的存在,三天可见很合理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有一次我问一个朋友,为什么要设置这个功能。她说因为工作关系,有很多的人需要加他微信,直接拒绝不好。可是刚加上一些人,就有人对她说,“我看了你的朋友圈,你经常出国玩啊,你最近要不要出去啊,我想找你帮我买点东西回来……”面对一个陌生人的问话,她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应,随便搪塞了几句,然后就设置了三天可见。
“这样就可以把以前的自己屏蔽起来,感觉很安全,也不用担心有谁指着你的朋友圈评头论足。”
贰
我们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了?
毕竟,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有四个:“最近半年”、“最近一个月”、“最近三天”、“全部”。
周围越来越多的朋友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显示“最近三天”的最多。
之前,微博上出现了一个名词——“朋友圈困难户”。
嘿,最近看不到你的朋友圈了,你过得好么?这一说法戳中了很多成年人的痛点,网友纷纷表示“是我本人没错了”。
前一分钟还觉得自己发的这条朋友圈酷毙了,后一分钟就觉得自己很幼稚。赶紧删了,事后还担心是不是有人看到了。
以前,发朋友圈是放肆。现在,发朋友圈是克制。
不是高冷不想说话,而是大家渐渐明白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要自己去消化。
生活中的一地鸡毛也不是发条朋友圈吐槽吐槽就能解决的。
叁
总有人在默默关注着你的朋友圈
只是你不知道
“朋友圈三天可见”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功能。它帮你屏蔽了很多讨厌人的骚扰,也同时也拒绝了很多关心你的人的好意。
前不久,一个独自在上海打拼的朋友跟我说,前段时间他一怒之下“炒”了自己的老板。屋漏偏逢连夜雨,交往了五年的女朋友也因忍受不了异地恋提了分手。分手那天晚上,他发了条朋友圈就睡了。第二天早晨,他发现那条朋友圈下,他爸和他妈齐刷刷地评论:怎么了,有什么事和家里说。
“我打开我的朋友圈,在过去的每条动态都会有他们的痕迹。”他慢慢地说,“以前觉得爸妈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也懒得和他们解释。但我从未发现,他们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一步步向我靠近,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恰到好处的温暖。”
嘿,最近看不到你的朋友圈了,你过得好么?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那些在意你的人,也许不能总是理解你,帮到你,可他们却一直在努力靠近你。
你可能不知道,你的朋友圈我点开了无数次,你的每条动态我都看。
请不要忘记,一定有人,在努力了解你的生活,在等待你的下一条朋友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