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说成长学育儿
成长学 别亲手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成长学 别亲手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作者: 成长学 | 来源:发表于2015-07-06 11:54 被阅读120次

    摘要:想象力是一种高级思维。是人在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但这个创造并非凭空的,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象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成长学 别亲手扼杀孩子的想象力!成长学 别亲手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什么是思维能力?

    简言之,思维能力指的是孩子对大脑里表征内容的操作过程。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孩子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最终实现问题解决。4-6岁为养成关键期。

    什么是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种高级思维。是人在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但这个创造并非凭空的,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象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什么是孩子的想象力呢?它是对已有形象的再造,联想,迁移等能力。比如说,看到一个圆形,孩子会回答出很多答案,太阳,鸡蛋,饼干,皮球等等。孩子所想象到的事物,其实也还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是可以触摸到的具体东西,或者能够闻到的气息,或者是能感受到的情绪等。

    一般只要父母给孩子足够的探索机会,多接触新鲜事物,允许孩子表达,对于孩子的创造性表现和表达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孩子的想象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不过,可惜的是,真实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美国一个权威咨询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孩子1岁时,想象力、创造力高达96%,可这种情况在7岁上学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只剩下4%。

    所以,保护我们孩子的想象力,刻不容缓。

    如何做呢?其实并不复杂。孩子们生来就富有想象的天赋。大人最该做的,就是不打扰、不阻碍。只要能够坚持做到下面几点,孩子们的想象力就能得到有效保护。

    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别显得“太聪明”

    常常见到大人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说太多的话。比如去博物馆、去动物园、植物园,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增长见识,就会不厌其烦地指着所见到的事物,不停解释给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一副全知的样子,然后孩子的眼睛逐渐就不在外部,而在父母的嘴巴上了。

    其实大可不必。当孩子认真看世界的时候,我们闭嘴,孩子的心才不容易受到干扰。孩子开口问了,那我们再告诉孩子答案不迟。

    日常生活中也是。孩子问“为什么”时,很多父母会急于给出答案。甚至会担心自己回答不出来会影响自己的权威形象。不如试试反问孩子呢。比如说:“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也许孩子会给出一个非常精彩的答案来。

    一定记得,和孩子一起玩,要克制自己的“聪明”,尽可能保证孩子是游戏的“主人”,这样才能给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留下足够的空间,而孩子也可以在自己的想象中玩得更尽兴、更自主、更活跃。

    亲子阅读中,父母需学会适度“留白”

    所谓留白,就是减少我们所说的,所做的。

    有的孩子亲子阅读开始的很早。不少父母看到孩子有进步,或者开始识字后,就会欣欣然开始进阶,给孩子买许多科普类、知识类的书。科普类、知识类在孩子5岁之前可适当接触,但要少。因为科普书里面会把各类百科知识、各种标准答案全部都列出来。知道的标准答案多了,孩子们问“为什么”的热情就会降低。

    一位从孩子几个月就开始亲子阅读的妈妈,曾告诉我:

    孩子快4岁了,但是阅读年龄也差不多要四岁了。我总觉得那些低幼绘本对他来说是不是太简单了,所以后面给他读了不少“大部头”,尤其是各种科普、百科全书之类。

    不过,问题似乎也来了。读《神奇校车》之前,他会蹲在地上,盯着一只小虫子看半天。可是读完《神奇校车》,他就很少再去好奇地琢磨小虫子了,只是一本正经地告诉我:这是昆虫,有翅膀,身体一般分为两截……

    我们都看到,经典绘本里都是多图少字。它好在哪儿呢?并非因为孩子阅读能力低,绘本里才不说那么多的,而是精炼的语言加上充满表现力的画面,对天马行空的孩子们而言,是最好的激发想象的工具。

    待孩子稍微大一些,必要的知识储备有助孩子想象力发展。但是过早接触,并且接触过多,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该是天真烂漫的年纪,还是让他们天真些为好。5岁之后,再慢慢去接触不迟。

    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同样也有“留白”的讲究。比如,不要每次把故事念完就算大功告成。可以在接近尾声的时候,停下来,问问孩子:你觉得会是怎样的结果呢?让孩子去完成一个故事试试。

    想象力和知识从来不是死对头

    在呵护孩子想象力的时候,另有一类父母会走另外一个极端。即把想象力和知识人为地对立起来。

    “想象力比知识重要”,这是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到后来,就被推论为:“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

    这其实是谬论。前述我们在给想象力下定义的时候,就已经很清楚地看到了:想象力不是无源之水。它需要基于必要的知识。

    人类想要飞行,为此最后制造了热气球、直升机、飞机等等,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看到了天空中的飞鸟的自由。伟大的作家写出的各种美丽奇幻故事,也并非无中生有,其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情节,也都遵循着现实世界的最基本规律。

    没有知识,或者缺乏人类通识的了解,那么再“脑洞”大开,也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们一直强调要让孩子多体验、多探索,多给他们机会亲自动手去实践。首先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生存经验;同时保持和发展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最后去捕捉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产物,进行思维加工,使之变成有价值的成果——这就是想象的过程与价值所在。

    别随便给孩子贴标签,先读懂孩子想象力发展中的敏感事件

    孩子想象力发展过程中,会有一些特殊表现。很多父母会误以为孩子出了“问题”。所以,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想象力发展需求,很有必要。

    1、当孩子的问题像连珠炮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很多年轻父母都懂得,也都做得不错。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更是激发孩子想象力的原动力。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段时间是个“问题”小孩儿,孩子的小脑袋里装了无数个问号,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父母不要因此反感,压制孩子的好奇心就是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久而久之,孩子将不再爱问爱想。

    总之,要积极地鼓励孩子爱提问的习惯。别嫌孩子缠人。当孩子问得没完没了时,可以这样答复他:你问的问题我不知道,也许目前这世界上没人知道,也许你长大后会知道,那么,你将会成为第一个发现这个答案的人。

    2、当孩子开始怕黑

    很多孩子不爱睡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怕黑,如果问他为什么怕黑,孩子给出的答案恐怕是千奇百怪的。不少父母为此头疼,甚至会责怪孩子太胆小。

    怕黑可能源自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这也是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当人面对一个未知的洞穴,且需要伸手进去时,由于处于信息缺乏的状态,便非常容易对未知感到害怕。也就是说,当孩子对黑暗中周围的一切产生了不确定感,他的安全感也就大大降低了,这就是孩子对黑暗恐惧的心理根源。

    所以,3至6岁的小孩会怕黑,是正常的自然心理。这并非坏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怕黑是因为他的大脑有了初步的智慧,到了感知运动这个阶段。随着自我的增强,智力也开始探索未知,并创造幻想。有些父母平时喜欢跟孩子说一些故事,日积月累,孩子就会自己产生想象,认为这些电影、画册、故事里的场景和情节也能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想要缓解孩子怕黑、同时又能保护好孩子们的想象力,要记住3点:

    首先,父母应该相信孩子自己也有内在机制可以调节,正常情况下他们会随年纪增长而改变怕黑的心理。

    其次,父母要懂得去倾听和了解孩子感到怕黑的真正原因,这比单纯跟孩子说“不怕不怕”更有作用。后者通常只是为了帮助孩子消除不安、降低焦虑,对于解决孩子怕黑的问题没有任何效果。父母应该倾听孩子的内心,弄清楚究竟是什么让他感到害怕,他内心不安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

    最后,父母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比如可以留一盏小灯;或是讲故事时,有选择性地挑选故事内容;再或者干脆跟孩子一起把屋子里“扫荡”一遍,把孩子害怕的那些“妖怪”赶出门去。

    3、当孩子开始“撒谎”

    有些父母会发现,孩子经常会说一些“不真实”的事件,并认定孩子学会“撒谎”了。比如明明跟他一起出去玩,没经历的事,他却说得跟真的一样;比如今天没有吃包子,孩子却说今天幼儿园的包子特别好吃等等。

    是孩子在和父母撒谎吗?其实不是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能完全区分想“想象世界”和“真实世界”,这些被孩子说出来的事件,其实都是孩子想象世界中的事情。

    陪孩子玩这些游戏,有助于促进孩子想象力发展

    1. 过家家

    家务琐事可能会让你觉得厌倦,但却是宝宝容易理解、能够分享或模仿的为数不多的大人活动。开始时,宝宝可能只是想要一块布,和你用的抹布一样,用来擦擦抹抹。逐渐地,无论男孩女孩,就会假装自己是要承担做饭、打扫或照顾孩子等家务责任的大人了。

    2. 毛绒玩具

    不要认为毛绒玩具太幼稚,或是娃娃不适合某些年龄或性别的宝宝,就拒绝它们。这些玩具中,除了那些常见的陪宝宝睡觉的好伙伴,还有很多其他用途的毛绒玩具以及娃娃的衣服和用具可以选择,伴随宝宝很长时间。这些玩具会是想象游戏里的角色,比如茶话会或坐火车游戏里的人物。孩子们也会尝试体验父母的恼怒感,并亦真亦假地表演出来,因为他们想象自己时,是与大人相比的。

    3. 角色扮演

    装扮有助于玩这个角色游戏,但是宝宝既不想也不需要一身现成的消防员或护士制服来装扮自己。他需要的只是一些“道具”,至少对他来说能够体现角色身份就够了。帽子通常是重要道具,塑料头盔、普通装饰性礼帽、棒球帽和其他头饰,就像托儿所里提供的那样,都是不错的选择。不然宝宝就需要用到你的提包、公文包、购物篮、运动包,正在用的或闲置不用的都可以;还有你的领带、太阳镜或跑鞋以及一些可以利用的废物;一件对你来说穿着去伺弄花草都嫌不够好的夹克衫,穿到宝宝身上,他就成了小大人;挎上一只提包,宝宝就变成了窈窕淑女;披上一件旧的睡衣长袍,你的宝宝马上又摇身成了一位新娘或女王。

    本内容转载自:网易教育频道专稿,版权归作者所有

    关注孩子成长就上成长学(http://www.czxue.com),QQ交流群:​445361887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学 别亲手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py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