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结婚六年了。
夫妻俩在结婚纪念日的前一个月,热火朝天地计划着那个重要的日子。
妻子说:“我们就安安静静地在家过吧。”
老公说:“咱们还是出去过,那天是星期六,咱们周五就走。坐高铁走,带着孩子一起,正好孩子也没有坐过高铁。”
妻子说:“我怕你工作忙,排不开时间。”
老公说:“没关系,放心吧。”
日子如流水般平常。转眼间,六年的结婚纪念日近了。老公仍旧早出晚归、时而出差,似乎比之前还要忙,但却不曾提起那一天的行程。妻子内心涌动却不动声色,猜测老公可能忘记了,但还是保留了一丝期待。
1
纪念日的早上,老公一如工作日的作息,吃过早饭告诉妻子:“今天公司有事,我得去一趟。”
妻子愣了,问:“那你中午回来吃饭吗?”
老公说:“不回来了。”
妻子又问:“那晚上回来吃吗?”妻子还在期待老公能想起纪念日的事情。
老公平静地说:“晚上回来。”
末了,老公例行的问了一句:“没什么事情吧?”
妻子若无其事地说:“没事……”。
老公出门后,妻子的内心戏开始上演。
妻子心中不爽,说好了一起庆祝,可是怎么就没有下文了?不能实现就别计划啊,别和我说啊?每一次都是这样,明明承诺好的事情,到最后都做不到。心里面压根儿就没有我,也没把我当回事儿。为什么每一次我都能记着,忘记的总是你?
于是,妻子整天闷闷不乐、越想越气。
晚上老公回家,妻子自然也没有好脸色。老公见妻子阴沉着脸说:“你怎么又不高兴了?又怎么了?”
妻子压抑着满腔怒气,没有回应,心想:“为啥你不知道啊?”
正巧孩子捣乱,妻子终于按耐不住,一发不可收拾,大人吵、孩子哭。
一个人仰马翻、一片凌乱的纪念日。
2
纪念日早上相同的一幕:
纪念日的早上,老公一如工作日的作息,吃过早饭告诉妻子:“今天公司有事,我得去一趟。”
妻子愣了,问:“那你中午回来吃饭吗?”
老公说:“不回来了。”
妻子又问:“那晚上回来吃吗?”妻子还在期待老公能想起纪念日的事情。
老公平静地说:“晚上回来。”
末了,老公例行的问了一句:“没什么事情吧?”
妻子若无其事地说:“没事……”。
老公出门,妻子的内心戏开始上演。
说好的事情,又忘记了。妻子有点失望,有点生气。可是想想老公最近工作上压力有些大,可能真的是忙忘了。于是,妻子宽慰自己:明明很重要的事情,自己有时也是临了给忘记了。做了妈妈后,才理解很多事情都会忘记。经过一番挣扎,妻子决定自己在家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三口人在家一起庆祝。
晚上老公回家看到丰盛的晚餐,自然嘀咕是什么重要的日子。丈夫浅酌红酒,瞬间恍然大悟,歉意地与妻子相拥。
妻子说:“你把纪念日忘记了,我虽然有点失落,但是,我更看重我们一起度过的时光,若干年后,当我们回忆起6周年的纪念,应该是满满的幸福与感动,而不是鸡飞狗跳的争吵与指责。”
孩子见爸爸妈妈一副恩爱的模样,高兴地一手搂着爸爸、一手搂着妈妈。
3
纪念日的前一天晚上,妻子没有等到老公对纪念日的安排,觉察到老公可能是真的忘记了这个重要的日子,于是,妻子不想等到当日再去提醒而导致安排地慌慌张张,直接开腔:“老公,明天纪念日,咱们咋过呢?”
老公恍然大悟:“呀,我都给忘记了。我明天上午有个重要的商务安排,下午能回来,晚上咱们一起出去吃吧。”
妻子答应了。晚上一家三口在餐厅里开开心心地用餐,虽然老公没有准备鲜花和礼物,但是妻子仍然很满足三个人一起的难得时光。
二
费斯汀格法则告诉我们,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你对所发生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换言之,每个人都会遇到那10%,而另外90%的不同反应则决定了不同的人生。
同样的事情,却可以有很多种应对的可能,每一种可能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每个不同的结果都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最早倒下的骨牌决定了事情的走向,而那个关键骨牌就是应对机制。
那应对机制,又是从哪里来呢?
ABC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
也就是说,你如何应对一件事情,并不取决于事件本身,而是你的认知即你对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决定了你的情绪和由此产生的应对机制。
当结婚纪念日的庆祝计划不能成真时,三个妻子因不同的认知产生了不同情绪体验,进而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模式。
妻子一是被动的、主观的,她认为老公就应该记着纪念日,说到做不到就意味着没信用,感觉自己没有被重视;
妻子二虽然对老公的忘记有些失望,但是她看到了老公最近在工作上的焦虑,认为因工作的不顺或焦虑而导致的忘记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所以她选择了谅解和承担;
妻子三是主动的,她认为忘记了就去提个醒,忘记也不需要上纲上线,所以,她面对原本计划有变动时采取了积极主动地提醒、询问和解决。
也许,大家都会觉得忘记纪念日真的是大忌,也让人有些难以接受。但是作为妻子,如果你知道最近老公的公司面临破产或者重组时,你是否还会不依不饶地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呢?
所以,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怎么解决问题也不是问题,关键是你怎么看待问题才是问题。
三
那么,为什么你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而TA 是那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这来源于你的大脑对过往经历的情绪体验和早已习得的应对模式。
妻子一生活在一个要求严格的家庭里,规则大于情感,一言不合就被训,两言不合就开打,所以她习惯压抑自己的想法和对不满事物的情绪,逆来顺受型;
妻子二有一个欢乐的童年早期,因为妹妹的出生让她不得不学会去承担、分享、隐忍和自我安慰,委曲求全型;
妻子三生活在一个父慈母爱的家庭里,彼此包容和信任,做错了事需要承担后果但绝不是训斥和指责,她知道如何用语言去恰当地表达自己、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也知道善意正面的表达好过被动的等待,坦诚不公型。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道理在于,孩子从小就从父母那里习得各种观念和对事物的应对模式,这些刺激在孩子的大脑中形成了固定的“通路”,只要同样的问题出现,大脑就会自动找到已经形成的“通路”而寻求解决方案。
因此,同一个场景的不同反应,让每个孩子有了差异,也让孩子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所以说,脑发育的差异化让你成为了你。你和父母的关系,决定了你和世界的关系。
四
当一个人做了让你费解的事情时,
也许TA 背后还有很多你并不知道的故事,
也许TA有着和你反差很大的认知,
因为TA有着和你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
所以,我们去理解一个人,
不是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理解,
也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理解,
而是不仅要站在TA的角度去理解,
还要回归到TA的生命历程中去理解。
因为只有这样的理解,才会产生真正的接纳与包容,才是心灵的契合。
喜欢本篇文章,请随手点赞,欢迎分享,期待你的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