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塑造“人设”。人设是脆弱的,去掉一切基于光环的期待,否则别人就会干这件事。
人设其实和个人品牌的底层逻辑一样。
不是你主动塑造出来,而是你做了事情创造了价值解决了问题后,在受众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心智标签。
塑造个人品牌的三步:了解、信任、偏好。
第一:了解。
先做事情,然后才能成为IP。比如,很多电影演员,其实是不大看得起参加综艺节目,而不拍电影的演员。因为参加综艺节目,留不下“作品”。因为作品,而成为IP,而被了解。
第二:信任。
做服务,好坏的标准是什么?这次的服务,下次不管你出什么产品、什么服务、卖多少钱,他连内容都不看,闭着眼睛买。因为他相信,不管是什么多少钱,你都能让他得到远超他的期望。这就是信任。
一旦让用户被人嘲笑傻,觉得不值,开始比较,你的信任就遇到了危机。
建立信任,慢慢来,比较快。
第三:偏好。
个人品牌建设路径,走到最后,就是一句话: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一开始觉得这人有意思,然后原来挺有才华,最后真不错值得追随。
对价值观的共鸣,人品的认可,而产生的偏好,是个人品牌的最终归宿。
自#刘润进化岛#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