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烟城听雨散文
原来你是这样的苏子(二)

原来你是这样的苏子(二)

作者: 眠霜雪 | 来源:发表于2019-01-19 09:13 被阅读9次

苏轼是幸运的,他二十岁考进士那年,遇上了欧阳修。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当时的文坛领袖。当时写文章追求华丽的辞藻,追求佶屈聱牙,各种生僻字,总之写的越是晦涩难懂越是厉害。欧阳修觉得这种风气是病态的,就想整改一下文风。

欧阳修主持修史,因此文章追求简单自然。有一个故事这么说的,一次出游,欧阳修见到一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就问,如果写文章的话,这个场景应该怎么描写。随行的一个人说:“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另一个人想了想,说:“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欧阳修笑了,说:“如果都像你们这样修史,一万卷也写不完。”他只说了六个字:“逸马杀犬于道”。

而苏轼进京考试那年,恰逢宋仁宗让欧阳修主考,所以说,命运就是这么的巧合。

苏轼在考场上,灵感喷涌,文章写的酣畅淋漓。宋朝科考,考试结束后,由书记把所有文章抄录一遍,隐去考生名字,称之为“糊名”。考官阅卷完毕后,再核对考生是谁。所以,当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的时候,赞不绝口,和考官们激赏数日。但是欧阳修越欣赏越觉得,这样好的文章,整个大宋除了曾巩,别人是写不出来的。曾巩又跟他关系匪浅,这要是给他头名状元,怕别人说闲话啊。他思虑再三,给了这份卷第二名。等到拆卷的时候,拆开一看,竟然是苏轼的卷子。就这样,苏轼和状元擦肩而过,屈居榜眼。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苏轼的考试文章。苏轼在自己的科考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中引用典故,是这么写的: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整个大宋的文人都在欣赏这篇文章,但是唯独这个“皋陶为士”的典故,没有一个人知道从哪儿来的。阅卷的考官既不好意思说自己不知道出处,又不好意思问别人,这样岂不是显得自己很无知?等到考试过去之后,考官之一的梅尧臣有一天问苏轼:尧和皋陶这段对话,出自何处来着?我一时想不起来了。

苏轼说道,我杜撰的。

梅尧臣懵了,反问道:你杜撰的??!!

苏轼说,帝尧之圣德,此言亦意料中事耳。

啥意思?苏轼说,尧是圣人,他肯定会这么说的。用我们的话来说,不管这事是不是真的,即便是假的,一旦有类似的事情,尧也会这么说,因为他是圣人。

苏轼很有意思,考场上就敢假借圣人之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大概是最早“假名言”了。如今的世道,很多的人一旦成功,出名,就会冒出很多名言来,有真的也有假的。但是,即便是假的,普通人又哪里知道这是假的呢?比如说,“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很多人说这是普京大帝的豪言壮语,但其实这并不是他说的,是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重臣斯托雷平说的。此外,网上的大多数心灵鸡汤之类的名人名言,绝大多数都是杜撰的。

所以,当我们在为了某种目的,把自己说的话,套上一个名人的名字,说出来之后,不要自己不好意思,要脸皮厚一点。伟大的东坡居士,正在历史的深处,斜着眼睛偷偷的看着你,说不定心里还在夸你孺子可教也……

相关文章

  • 原来你是这样的苏子(二)

    苏轼是幸运的,他二十岁考进士那年,遇上了欧阳修。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当时的文坛领袖。当时写文章追求华丽的辞藻,...

  • 原来你是这样的苏子瞻

    原来你是这样的苏子瞻,有你的地方就有美食,一个被诗人耽误的美食家。 “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

  • 原来你是这样的苏子(一)

    千年已降,若问谁在诗词、文章、书画等方面成就最高者,当属苏轼苏东坡无疑。传说,当年苏东坡出生,眉山的一座山上草木都...

  • 原来你是这样的苏子(六)

    要说苏东坡为什么能够在屡遭贬谪的生涯中还能过的有滋有味,那种天生的幽默、诙谐、自嘲,绝对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比如说...

  • 原来你是这样的苏子(七)

    苏轼的人生过的如此阳光,除了自己心态好,有很多的朋友之外,最重要的是身边有几位红颜能够一直陪着他。他的长情也是至今...

  • 原来你是这样的苏子(四)

    苏轼元丰三年到了黄州之后,一开始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就暂时寓居在定惠院。定惠院是一个小寺院,在一个树木深密的山坡上。...

  • 原来你是这样的苏子(三)

    苏轼的蜕变,是从乌台诗案开始的。苏轼这个人很接地气。有人拿着一本苏轼的诗集,向皇帝上书,说苏轼这个人藐视朝廷讥讽新...

  • 原来你是这样的苏子(五)

    为什么说苏轼在黄州发现了人生的发现了生活的真谛?因为在黄州之前,他一直处于政治的中心,在他生活中,政治占据了绝大多...

  • 苏子瞻,原来是你啊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首歌把他领进我的生命中。当时并不清楚他是谁,也...

  • 原来你是这样的苏东坡(二)

    在苏东坡兄弟二十岁左右,已经准备好去赶考之时,婚姻问题来临了。 他们若是未婚进京,并且考中,必然有人托人向他们提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来你是这样的苏子(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sadqtx.html